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大陸,是台灣人的機會,還是夢魘?(轉載)


過河卒子往前衝,沒有退路

製造業在大陸瘋狂設廠、過度擴張,造成供過於求、削價競爭,苦的是台幹;

台灣金融人才到大陸,比關係、比當地化,遠遠比不上大陸「海歸派」。

在大陸,台幹只能當過河卒子,沒有退路。星期五傍晚。深圳龍華地區,佔地56萬平方公尺的富士康企業集團(鴻海)鴻富錦保稅工廠。

作業員交班時間,鴻海將近三萬名作業員蜂擁而出。他,是600位台藉員工中的其中一位。在人潮中,他
拉著一早就準備好的返台行李,匆匆走向廠區大門。

經過老闆郭台銘位於廠區6樓破落的宿舍,他沒有抬頭;廠區上方,一排猩紅色的英文字幕不斷閃爍:「歡迎再來富士康」,他笑不出來。闊別台灣兩個月,他只希望趕快回家。

轉搭巴士,踏進香港機場,才呼吸到自由的空氣,腰間的 手機卻震動了。「工廠今天要趕一批東西,沒有你不行,你馬上回來!」主管在電話裡命令。

轉身,他坐上剛才坐的那班巴士,眼淚就要奪框而出。這是數十萬台籍幹部的處境:過河卒子往前衝,沒有退路。

激烈競爭,加速折舊

誰,讓台幹沒有退路?答案是:企業競爭與個人前途。為了低廉勞動力,「台商移植了台灣的加工出口區和產業鏈,把大陸變成全球最大的加工出口區,」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馬凱說。

這10幾年來,台商相繼移到大陸的塑膠、紡織、印刷、機械零件、資訊電子製造業,早已經在大陸內部自成好幾個龐大的產業供應鏈。

「就地生產」、「就地採購」已經是趨勢。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公司戴爾電腦,關掉了台灣的採購辦公室,移到大陸,失去「價值」的,是原任台灣戴爾採購主管的方國健。

產業供應鏈完備,背後的意義是:企業在大陸瘋狂設廠、過度擴張,造成供過於求、削價競爭。苦的,是台幹。

第一, 加速「折舊老化」

「我24小時on call,不能關機,」華人最大膠帶廠,四維實業華南區副總經理賴英豪說。同質性廠商增加,產品供過於求,提高了採購商的談判籌碼。過去在台灣,採購商往往在出貨前一個月就下單,但是,在
大陸,往往不到10天才臨時下單,「lead time(準備時間)愈來愈短,急單愈來愈多,我的生活很不穩定,」賴英豪說。

半夜,賴英豪常常接到電話,必須臨時調度生產、出貨、銷售等事務。「到大陸來,會加速折舊老化,」52年次的他感慨。原本白白胖胖的他,去年到大陸的頭十天,頭髮急速變白、瘦了一圈,很多人嚇了一跳。

在大陸,應酬、講關係是搶訂單的關鍵,許多產業以往在台灣憑專業知識爭取訂單,「真可悲,我以前從來不需要應酬,來這邊,他們一喝完酒,我就去付錢。」一位金融界的台幹淒涼地說。

「你不喝到半夜一點,客戶不讓你走,下個月訂單就沒有了」。深圳六淳膠粘總經理連存仁道出許多台幹的無奈。藝林自粘標籤華南總經理林百忍在台灣一年頂多應酬兩次,但是在大陸,曾經一個月多達二十幾天晚上在應酬,「為了賺錢,搞不好連命都沒了,」林百忍說。

第二,檢討成本,猛砍台幹薪水

競爭激烈、產品供過於求,各種成本價格近乎透明。一家國際運動鞋品牌到大陸尋找代工廠商,直接幫代工廠把各項成本算的清清楚楚,連代工廠的利潤有多少,都算好了。「以前是每年cost down(降低成本),現在是每季」。位於東莞的沛波電子總經理曾水道指出。

檢討成本,扣掉大陸員工人事成本、關稅、營銷費用,唯一能砍的成本,就是台幹的薪水與津貼;再不然就刪減台幹的員額,換成陸籍幹部。所以,在大陸的小規模台商企業(員工數大約600名),僅有兩、三位台幹,負責業務、財務與管理。許多企業的薪水與津貼,早已逐年大幅縮減。

第三、五年前高薪外派的好光景已經不再

台幹成本比陸幹高,加以多年來,陸幹的能力已經被台幹培養起來,許多中階職位「當地化」(localize)。兩因素相加,造就了令台幹聞之色變的「落日條款」:

企業設定在一定期限內(比如4年),逐年將台幹的薪水與福利降到陸籍幹部的水準。今年5月,柯達20名台幹一一請辭,「元兇」就是落日條款。

前途賭在大陸,沒退路

企業競爭,逼著台幹在每況愈下的條件下工作;個人競爭力,卻讓台幹不得不把未來的工作生涯賭在大陸。
在大陸,企管教科書裡的「人力資源發展」不適用於台幹;真正適用的,是「產品生命週期」:台幹的價值與競爭力,如同任何一項商品,都有生命週期。

價值沒了,就被丟棄,企業隨時可以從台灣調來新台幹,或是「當地化」。然而,職業生涯與個人資歷是累積的,在大陸工作三、五年,資歷、人脈、市場規則、生活與管理模式都在大陸,萬一被調回台灣,多年的累積,豈不是白費?於是,台幹「大多數不會想回太灣,回台灣也找不到工作」!東莞雅新電子副總經理陳阿發說。

在多重壓力之下,台幹只有不斷證明自己的價值。在台灣母公司「高規格」的壓力之下,「我不知道我的下一步在哪裡,但是如果我表現好,我的機會會比較多,」四維實業華南區副總經理賴英豪說。

「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啊!不然你憑什麼領比大陸人還高的薪水?」一位鴻海高階主管,天天對旗下的台幹「耳提面命」。

在這裡,每一梯次的台幹,只有三分之一能留的下來,「比當兵還操,」一位鴻海基層幹部說。人員折損率高,
流動率又大、相互支援程度低,鴻海的台幹天天拼到半夜,是常有的事。「來這裡不是來做事而已,還要會帶人。如果你沒有辦法把(當地的)團隊扎根,這樣你的價值不夠,」緯創資通中山廠總經理曹之楠說。

自己人打自己人

在台灣母公司要求績效的壓力下,許多台幹高階主管,紛紛主動提議採用各種「當地化」、「落日條款」的手法。做過深圳交易所、上海證交所等軟體系統整合專案,凌電腦中國區總經理黃建勛坦言,他已經開始逐年縮減台幹的條件(package),增加陸幹的薪水,現在,已經有一些陸籍工程師的薪水高於台幹。

「我們是永續經營,我必須讓這邊的員工知道,上面的位子不是只有台幹,只要他做的好,也可以上來,」他說。「短期出差」的成本低於台幹常駐,因此,不管在中、小企業,或是大規模的企業集團,都大行其道。

目前,台商給予常駐台幹大約1.3倍的台灣薪水,再加上食、宿、訪台機票費等津貼,還要擔心台幹安置家眷或「包二奶」的管理風險。但是每一、兩個月短期出差,「只要給他台灣的薪水就好了,很划算,」一位台幹不諱言地說。

從企業經營的觀點來看,確實划算;但看在中階、基層台幹的眼中,卻是「剝削自己人」的做法。更甚的是,許多台商企業在台、陸兩地分工不清楚,所以,台幹為了搶績效,也會反過來跟台灣母公司競爭,「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形屢見不鮮。

一位任職IC通路商、人在台灣工作的業務人員指出,每每送IC樣品給系統廠商在台灣研發,沒想到,產品研發完成,不僅轉到大陸生產,竟然向大陸子公司下單、購料。「我這邊辛辛苦苦送樣品,大陸只要撿便宜就可以了,兩邊業績怎麼分?」一語道出台灣業務人員的辛酸。

既然已經沒有退路了,於是,當台灣政府還在勸說台商「戒急用忍」、「根留台灣」時,有的台幹索性遊說台灣母公司把總部移大陸。

打著「第一家兩岸直接通匯」名號,台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台商聚集的地區設有據點,近日卻關掉廈門據點,因為「那裡的台商很多都已經『連根拔起』了,那裡需要兩岸通匯?」上海商銀上海代表處代表孫國平觀察。

台灣人有什麼機會?

在大陸的台幹沒有退路,在台灣,卻仍有許多人憧憬著大陸。他們在問:台灣人還有什麼機會?過去10幾年來,資訊電子業是台灣最具國際性競爭力的產業,所以,從事這個產業的台灣人,到大陸工作的機會較多。

許多製造廠剛到大陸設廠時,廠內的各種職務與功能,都需要台幹,包括廠長、財務、生管、品管、業務、廠務、採購等。

但是,兩、三年後營運穩定之後,除了業務、廠長、生管等台幹較有競爭力的職務,或是具有敏感性的財務之外,其他職務通通都可以「當地化」,除非台灣有新的製造廠移大陸,否則台灣人的機會並不多。「未來,只有技術能力強的人,才有機會來,」廣大科技總經理謝煥彩指出。

三希科技集團在廣州保稅區的工廠,目前雖然只有廣大、廣上與廣川三廠,但是,為了未來還要蓋到12的廠,所以,目前的70名台幹,全是未來擴廠的種子部隊。在中山,緯創資通目前雖然只有兩個廠,但是50名台幹也是為將來擴廠做準備。

「現在還很多人想過來,但是機會已經不多,」緯創中山廠總經理特助郭五增說。研發仍是台灣人的長處,一位威盛電子主管指出,製造廠移大陸,為的是低廉的勞動力,以這個角度來看,知識、經驗密集度高的IC設計研發還不 會移到大陸;

但是,晶圓廠已經開始移大陸,許多系統廠也都在大陸,一旦大陸形成完整的半導體生態鏈,那麼,台灣高階的IC設計人才也不得不到大陸。

金融人才難施展

台灣的金融業雖然比大陸開放,或許較有競爭力,但是受限於中國政府保護本國銀行,台灣的金融人才,在大陸很難施展。台灣的證券業與商業銀行,須先取得代表人辦事處執照,才算合法,能不能營業,還要看中國政府的政策。

「他們政府不開放,你什麼都不能做,」兩手一攤,日盛嘉富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成自龍無奈地說。這3年來,取得執照的京華、群益、元富、建宏、日盛嘉富、金鼎等10幾家券商,派駐在上海的台幹只能「苦蹲」,前途就這樣耗在大陸。

因為不能營業,有的公司名為投資顧問諮詢,私下卻在幫客戶炒股票。為了等市場開放,元富證券上海首席代表翁基能抱持較正面的態度,他指揮的研究部門評估大陸市場各產業的景氣,定期出版研究報告,提供台灣母公司參考。「台灣的經驗將會在大陸演過一遍,」翁基能樂觀的說。

台灣的商業銀行,處境與金融業類似

去年,世華銀行與彰化銀行拔得頭籌,取得第一批商業銀行代表人辦事處執照,目前不能營業,派駐到上海的銀行人員只能蒐集商情與法規,「我們要協助台商,讓他們不要走冤枉路,」世華銀行首席代表鍾日迪在空曠的辦公室說。

目前,台商寶成集團投資的華一銀行,是唯一取得營業資格的台資銀行。近日,台灣的華信銀行取得華一銀行部份股權,甚至有幾位華信銀行的高階主管辭職,直接到上海的華一銀行上班。

總部在台北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則是在國民政府遷台前後,在大陸擁有「上海銀行」的股權,在香港也設立「上海商業銀行」,因此,可以透過台、港、陸三地的股權關係,「方便」地為台商提供兩岸通匯服務。

「沒有關係」是最大的問題

投資銀行需要精兵,整個大陸,只需要兩個台幹;而創投的資金可以幫助中國發展,所以受到中國政府的青
睞,但是背景、有資金的台灣金融人才畢竟是少數。「總之一句,台灣金融人才在上海沒機會,」一位台籍金
融人員說。關鍵,就是一對一、當地的關係(local connection)。「你想看看,大陸人會跟台灣人買股票、借錢,還是跟大陸人?」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台籍金融人員問。

台灣的金融人才,遠比不上大陸「海歸派」

海歸派在美國念MBA,在自由經濟的香港金融業工作過,與當地人使用同樣的語言,有相同的價值觀。以往,在上海的匯豐銀行與花旗銀行,曾借重不少台灣金融人才,但是,當海歸派愈來愈多,台灣金融人才的機會愈來愈少。

行銷在於創造全新的消費與價值觀念,台灣的行銷人才有一、二十年的經驗,在大陸很有機會。強生市場總監許惠琳、易趣網市場暨業務發展部副總裁吳娩綺都是顯例。

保險業,賣的是新的觀念,近似於行銷。目前,台灣的保險業主管,還能以行銷與推廣保險的經驗,在大陸搶到機會。大陸金融業一日不開放,派駐到上海的台幹,就必須不斷苦撐,想回頭,台灣已經沒有「位子」;

繼續等待中國政府開放,又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天?

金融台幹當初都是菁英與精兵,繼續等下去,競爭力還在嗎?「可能就留在大陸,開顧問公司吧!」一位證券業代表說。另一位從台灣的外商銀行派到上海工作的台幹,決定回台灣工作,前途並不樂觀。

在大陸,台幹就是過河卒子,沒有退路。諷刺的是,當每一位台幹都被老闆當作商品,以「產品生命週期」來衡量,那麼,台幹到底還要不要冒著「快速折舊」的風險,把青春與前途賭在大陸?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這篇文章是2年前儲存的文章,我相信那時大陸的經濟對世界吸金,尤其是台灣已經達到高峰。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中共,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經濟突然發生金融風暴,我相信台商還會更慘,對於還有利用價值的富士康只是利用人命來教訓(對於一個共產國家人命早已不值錢)雖然誇張沒人性,但讓郭老闆沒像其他老闆逃的逃,關的關死的死算是運氣好。

所以奉勸郭老闆頭洗了非理不可,除非能看破否則沒回頭路了(你還未幫他們賺足夠的錢、養更多的人。最主要你在台灣的根還未拔除怎能放你走?)。這也是要奉勸台商或還想進軍大陸的人凡事三思謹慎吧!尤其在簽了A卡後(利用台商打台灣經濟的法),危機才要開始哩!

只要台商真心為了台灣,肯斷脕,台灣這塊土地永遠是游子休養生息的地方;就怕‧‧可歎的是台商心中那份不甘心才是他們自己斷絕回台灣的路吧!

台灣加油!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人才断層和博士生失業高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大學博士班應該停止招生

又是到畢業季節,歡喜日子一過,痛苦求職日子開始。博士畢業應徵教職,寫不完應徵履歷,一本一本應徵書面,投出;如沉茫茫大海中。一位博士生應徵教職與相關工作,要寄出80本以上書面,幾乎全沒回應,只有「悲痛」兩字可形容,茫茫前程, 找不到專業領域方向,可發揮所學。什麼時後,辛勤日夜苦讀專研學術博士,卻是無可發揮之處,每天面對茫然日子,沒有前景等待!「不知未來在哪裡?」的悲蒼。

現在唸台灣土博士更是沒有競爭機會可言,所有學校應徵「助理教授」,全要國外回來。唯有從國外回來,書面履歷才會被挑選,台灣念的土博士,即使是名校畢業、表現優異土博士,皆無法獲得面試機會。真是毫無天理可言,很多優秀土博士生,「心中內喊」,要是家中有錢,何需留在國內唸博士,出國隨便念 ㄧ個洋博士,比在台灣念頂尖台、清、交好多了。回國應徵就是喝過洋墨水,那管怎麼拿到博士學位,會不會授課,滿口洋經即可,如果有背景人脈應徵更是吃香(有的私校親屬孩子直接保留位置)。

現在大學找助理教授,不公平觀念,讓很多優秀土博士畢業生,感到非常痛心。過去優秀孩子,幾乎多出國年碩士、博士,因 為;當時環境幾乎拿獎學金出國,會念書孩子很多都是窮苦小孩,父母供不起出國費用,孩子也很爭氣拿獎學金唸書,可是時代變遷,國外獎學金越來越少,窮苦孩子只能在國內唸頂尖大學博士。

環境改變過去是優秀孩子出國唸書,現在幾乎是,有錢人家孩子在國內書唸不好,父母將孩子送出國,「波波醫學院事件」,是最佳寫照。為什麼,台灣醫學院學生會發出不鳴之聲原因。醫學院學生畢業,這一些有錢人家子弟無法影響他們就業。但很多其他學術領域台灣土博士,這一些有錢子弟就會影響他們就業,因為;台灣大學歧視「台灣土博士」,私校也保障親屬孩子回國有教職,土博士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台灣所有大學應徵助理教授,不用自己本土培養土博士,為什麼還個個大學廣招博士生,各大學應該停止招碩、博士生。並告知想念台灣土博士 學生,要有心理準備,唸完學歷 是「一文不值」,將來如果想到大學教書,第一關就會被刷掉,不然就是要再出國博士後研究,回國應徵教職機會多一點而已。這是目前台灣所有大學現像,私立大學可更誇張,要有相關人脈背景,應徵助理教授,不是選材,是選人脈背景,外國回來有錢子弟有關係人脈優先,管他外國學歷,學術如何。

高等教育政策失敗,沒有決策者要負責,只能讓失敗政策一值走下去,可憐一群高學歷優秀人才,茫然面對求職之路。

很多秀博士生只能規劃另一條出路,到國外博士後研究,如果有機會留在國外學術單位,研究機構,幾乎不會想回台灣。在台灣等不到機會,再怎樣努力也沒有機會,在國外只要優秀人才,有很多專業學術機構可發揮長才。不用等待!茫茫無可預知工作,媒體也將博士學專業學術看的一文不值,時常報導負面博士求職消息,讓台灣優秀博士生更感恐慌,很多目前還在學博士生更感不安。過去博士畢業是榮譽,現在博士,除非有能發揮所學工作,感到唸完博士是讓心情產生無比沉重壓力。不是高不成低不就,是前程無助茫然,不知那ㄧ天才能找到穩定發揮所長工作。

台灣大學有分為研究型大學與教學型大學,為什麼要花很多錢買武器,不讓研究型大學,成立,「學術專業研究中心」:

一、 研究型大學成立研究中心,可以廣內納博士人才,讓優秀人博士才繼續在學術上發揮所長。配合產業升級,科技業研發,達到學有所用,才有所出。

二、 博士人才在研究型學校繼續研究,更可以投入心血,更深層發揮所長,以促進台灣經濟、人文、環境、交通、國際化…等研究。人才培育國家、家庭要花多少心血,可是一畢業就是失業,這是整個經濟面損失。

三、 在國外研究型學校,廣納學術博士人才從事不同領域研究,為何台灣天天高喊培育人才,但確實是在踐踏人才呢?

四、 台灣對優秀人才並沒有高待遇,但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才願意留在台灣,因為;對台灣學術研究還抱著希望,希望能在這塊土地上發揮所長。研究型大學政府應該設立,研究機構,讓這一群喜歡研究博士畢業生能繼續發揮所長。

五、 研究型學校,成立研究學術單位,可以提高國際學術競爭力。外國有名大學,投入博士後研究學術專責領域,讓博士畢業生發揮所學。這就是為什麼國外優秀大學,可以培育出博士專業領域頂尖人才,得到國際肯定,得到最高學術諾貝爾獎。台灣優秀人才留在國外能得獎,相信如果在台灣研究學術領域一輩子也不可能。

六、 台灣大學要國際排名,要再研究型大學成立「專業研究領域單位」不是每年分散各學校研究一年、一年申請計畫案,這種短期研究計畫案,投入者並非專心研究,成果也有限,所以會有研究經費核銷問題存在。國科會時常是在消耗預算,最後得到成果,是一份、一份精美報告書。

七、 研究型大學成立研究專責單位,教授、研究員享受同等待遇。讓人才留在學術,更能發揮美好成果,並配合企業、國家整體需要,專業研發。例如現在台灣交通事故、犯罪,在國內並沒有專研的學術單位,去探討發生「微證論」,美國就有專業博士學者去研究事發案情,裡面有物理、交通、化學,人體構造不同相關等域專業研究者。博士生屬於能專心去探討先進科學者,國家應該針對這方面去探討。不是讓博士生求職框在學校教授職位。外國很多研究型大學給研究學者待遇高於大學教授,因為,他們要投入心血非常多。

八、 現在是成立研究型大學,學術研究中心時機。可以給博士畢業人才,有最佳發揮所長地方,更可以留住優秀人才。

九、 現在私立學校,為了評鑑,不願意聘年輕博士畢業生,要公立學校退休轉任老教授。

十、 學校應該給畢業博士生就業機會並列入,學校評鑑分數。


我是一位博士生母親,孩子去年從台、清、交名校優異成績畢業,做母親的我感到孩子畢業,是一種光榮。可是;沒想到卻是,孩子就業惡夢開始,沒有外國學歷土博士,投100多面試履歷,沒有學校願意入用,因為;一、不是從國外回來,二、沒有教學經驗,三、沒有人脈背景。

孩子投一次履歷失望一次,孩子難過,做母親的我更加難過,自問;讓孩子念博士是錯誤的嗎?孩子沒日、沒夜苦讀,五年來表現優異,畢業卻無法找到自己想要教職。孩子沒畢業做母親的我,有人問我孩子多大,我會光榮說;孩子是名校博士生。現在孩子畢業別人問我;孩子多大,我只能說30幾歲了。

現在有人問我孩子唸書,我都會對問者說;唸到大學基本學歷,畢業早一點投入社會,比唸到博士還好。因為;唸到大學去工廠上班,沒關係,是一份職業。如果唸到博士去工廠做工是對學歷一種恥辱。
這一群找不到發揮所長博士生,真的最無用,因為不會吶喊抗爭。

去年錯誤就業方案,讓博士生淪為正職教授小弟,今年要在學校就業更是淪為小小弟。業界將博士生待遇給的更是低到不行,這是錯誤22K造成。作為母親的我,只能安慰孩子,只要有工作就免強做,等待機會。孩子只能無助回答,不然又能怎樣。是生不逢時,還是自己努力不夠呢?但孩子都不是;是沒有機會讓您發揮,沒有舞台可以讓您上去表演。

孩子心情慌,做母親的我心情更加痛心,本來想孩子終於博士畢業,可以放下重擔。孩子可以成家立業,可是沒想到,孩子找不到發揮所長工作,如何成家,孩子認為30幾歲到今天,除一張貼壁紙太小張,目前毫無用處博士文憑,什麼多沒有。

做母親的沒有要孩子有多會賺錢,但可望;孩子能有一份安定工作,學有所用。孩子唸到博士,自己很用功,專心投入學術最高領域,

沒想到環境變遷,他與很多唸博士的學長一樣,人生道路想走學術研究、在大學任教,才在碩士畢業攻讀博士。
企業界用博士畢業生很少,高科技台灣都是代工業,有心投入研發企業更少。

媒體最近報導博士畢業生,是失業一族,反如無用人才。為人母的我心更加心痛。

今年畢業潮又來臨,很多畢業生與家長更加茫然無助,陪孩子走過辛勤求學路,還要憂心求職路。




選寫人:
一位博士畢業生母親
黃詩喬
痛訴

李戡棄台大讀北大 戴忠仁憂台灣人才流失
更新日期:2010/07/16 09:13 記者吳光中/台北─北京電話連線報導

李敖之子李戡棄台大讀北大,如果你同時考上台灣大學和北京大學,你會如何選擇?經常往返於兩岸,熟悉三地教育市場發展,前台視主播戴忠仁擔憂,隨著大陸著名學府頻頻招手,台灣人才將會逐漸流失。


李敖的兒子李戡今年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優異,考上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但他放棄了這個機會,改申請北京大學並順利通過面試,成為北大經濟學院的新生。由於大陸發佈新政策,台灣高中畢業生學測成績達到「頂標級」,就可以免試申請北大。北大今年接受了60份台灣高中畢業生的申請,最後共有13人被北大(含醫學部)錄取,李戡是其中之一。


前台視主播戴忠仁引進思維導圖教育,他深信「競爭力」等於「記憶力」+「觀察力」+「專注力」+「想像力」,如果跟據這個公式,那麼台灣的競爭力正在快速流失之中,早在十年前,台灣已一批相當優秀的老師、教授到大陸發展,如今優秀的學生也逐步流向中國。


當然,全世界的好學校,都在尋找優秀的師資與人才,兩岸的「華人思維學院」招收的也是社會菁英,這無可厚非;相對的,台灣一流學府不也千方百計想要吸引大陸一流學生來台就讀嗎?只可惜台灣方面目前限制太多。


不過話說回來,台灣這一代年輕人所面臨的問題,不只是要跟大陸競爭,同時還點跟香港的、新加坡的、甚至跟歐美學生比,人材的培養不是一蹴可及,台灣現在面臨最大的危機,不是產業結構的調整,而是人材結構的調整了。


以台灣最引以為傲的服務業來講,我們最自豪的就是服務業的人材比大陸優秀,一般認為大陸至少要「二代」才追得上來。但我不這麼認為,戴忠仁舉飯店業為例,他說「如果牽涉到『生意』,大陸可能立刻就追上來」,「試問你現在去上海、去北京,住進五星級飯店,會覺得他們的服務水準有差嗎?」


現在該是台灣的年輕人好好想想的時候了,該如何充實自己、該增加那方面的實力,才能和月薪1000人民幣,而且工作態度與能力與自己差不多的大陸年輕人競爭?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同時PO這兩篇文章,藉以顯示台灣教育的矛盾和社會的茫然無助。台灣人才断層又豈在今朝……?
資本家短視不知提升只會外移、家庭教育無所適從的鬆散、不婚不生的少子化、教育改革無所適從不知變通、高等教育只想當學店早已失去良知枉顧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以上才是台灣社會困境和亂象不斷發生的原因,可惜我們的政府和教育官員們,除了找幾個專家研討應付民怨;然後說些冠冕堂皇一定會改進改進的敷延家長外,一段時日……對台灣所處困境和未來還是一愁莫展……。

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國力的泉源,一但教育失焦(如果一邊喊人才斷層、一方面台灣的博士生卻找不到工作)國力衰退也是預見之事……。

以上幾點政府再不重視(只會說安撫的話),而且台灣人民還不覺悟‧‧‧以中共侵蝕的速度,台灣消失又何須等到1055世界末日,最快2年內就會見真章!

年輕人和家長清醒吧!天佑台灣!台灣加油!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環境保護與人類的未來(四)

人類對食物的要求早以跳脫飽足感,而是要求精緻美味好入口。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智辯士(詭辯家)現稱媒體名嘴的負面影響


柏拉圖副全集的高爾吉亞篇、斐德羅斯篇            
                              蘇  瑾
古希臘時代,對於能夠展現巧妙的演說技巧,能在公共事務的場合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理念,且具有說服力的傳達給聽者,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再加上當時修辭學的盛行,智辯士(詭辯家)透過精巧的演說得到社會聲望、名聲、財富等,讓當時的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學習修辭,將智辯教育視為通往成功的道路;而智辯士所抱持的信念,也對當時的希臘造成不小的影響,吹起一陣詭辯風。就在這個時候,因為這些智辯士(詭辯家)是透過賣弄演說技巧得到名聲地位和財富以及認為真理是經由不斷的辯論而產生的信念,讓身處當時古希臘世代,謹遵蘇格拉底信念的柏拉圖感到相當不滿。柏拉圖批評譴責這些智辯士(詭辯家),拒絕接受他們的真理觀,認為由語言建構事實是非常危險的,不僅如此,他還認為修辭是「話語煽動的騙術」,對於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是危險的欺瞞手段。

因此我們可以從柏拉圖的許多著作中發現很多地方都表達了對修辭的貶責與駁斥,而柏拉圖著作都是以對話體為主,主要是記錄恩師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來表達他的觀點,因此柏拉圖對話錄中最主要的發言人是蘇格拉底。對於修辭的定義,我們可以分別從蘇格拉底在「高爾吉亞篇」及「斐德羅斯篇」提到的來作說明。在「高爾吉亞篇」中,【蘇格拉底認為,修辭只是闡述一種說服方式,它只製造對正義與非正義的看法,卻對如何認識它們沒有任何教益;而修辭家根本不需要了解事物的真實面目,他只需找到某種方式(運用說服)讓那些無知的人相信他比真正有知識的人更有知識就行了】。因此,修辭與真理無關,根本不關心真理,甚至帶有明顯的欺騙意味。在「斐德羅斯篇」中,蘇格拉底將修辭定義為「以辯論魅惑心靈的技藝的總稱」,而修辭學家則是「說服聽眾靈魂」的人。修辭之所以可怕,不僅在於它讓人喪失對真理的興趣,只追求最極其表面的那一層,更在於這種蒙蔽心智、魅惑心靈的魔力。

(一)高爾吉亞篇
柏拉圖對於智辯士(詭辯家)等智者學派的厭惡正是因為他們誇耀自己是修辭方面的專家,並且將所有的精力花費在修辭的研究和講授上,因而將修辭的危險影響擴散開來,威脅到哲學的生存。因此柏拉圖在修辭和智辯士的論辯術之間劃上了等號,「高爾吉亞篇」中便提到,智辯士(詭辯家)和修辭家,其實沒什麼區別,或者說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將智辯士的論辯術和修辭的關係比喻作法律和司法實踐的關係,暗示修辭其實就是前者所採用的具體手段。】

另外,在「高爾吉亞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典型的將些雅典年輕人,將修辭學視為通往成功的道路,而那位年輕人便是高爾吉亞的學生-普魯士。他將修辭視為一種真藝術,對於因修辭坐擁權力而感到驕傲。因此蘇格拉底提出一個看法,認為真正的藝術是可以讓身體和靈魂都獲得健康,分別由體育和立法來維持身體及心靈的健康,藥物和真理則是修護身體和心靈的健康;反之,則假藝術則是透過化妝術和食療來保持修護身體健康,而智辯士和修辭則是為了靈魂作保護的作用。由此可知,【柏拉圖對於真正的藝術不在於外表以及巧言,而是利用體育活動、降低法律地位幫助人類了解善惡,從而掌控自己身體和心靈的權力,能夠走向正義的一方,才是真正的藝術】。

柏拉圖意識到了修辭的危險效果,也知道這些所謂的修辭學家在公理上以說服為目的,操縱公眾意見為目標,因此他才透過這些對話錄,提倡真理應該經由不斷地辯論對話而得來,但是辯論對話並不是智辯士的論辯術,柏拉圖認為那些論辯術是對話的變形,將創造出錯誤的信念並且傷害自身的靈魂。

(二)斐德羅斯篇
在「斐德羅斯」這篇對話中,我們略去了愛情探討部分,可以看到柏拉圖強調探討了真理與語言的關係。由於語言始終存在欺騙的潛能,所以真理並不是屬於語言的內在意含;語言對於真理的價值在於,它使得真理的探討成為可能,即使是以欺騙和隱瞞為目的的修辭,為了達到最佳效果,也必須研究和瞭解真實情況為基礎,因而與真理建立了聯繫。這樣看來,修辭可以視為一種另外一種辯證,同樣是能夠探討真理的工具。於是在「斐德羅斯」這篇對話中,柏拉圖定義出不同於「魅惑心靈的技藝」修辭的修辭,也就是修辭學應該是一種辯證的科學,能夠藉由辯證人性、權力等,為這個社會帶來和諧,進而達到真正實用藝術的境界。因此柏拉圖將靈魂針對喜好分為三個部分:愛智慧、愛名譽及愛慾望,他認為一個好的修辭教學,是教導人去愛智慧,去愛哲學的靈魂,能夠利用辯證的過程得到真理和正義的本質,才可以開使用正當的方式行動和思考。

此外,「斐德羅斯」這篇對話中也提到一個馬夫的神話,在這神話中將靈魂分三部份比喻,一匹是好的馬,也就是靈魂中屬於愛名譽的部分,另一隻則是不好的馬,屬於靈魂中愛慾望的;而第三匹則是馬夫,也就是靈魂中愛智慧的。根據這個神話,可以了解柏拉圖想引導我們成為馬夫,讓智慧贏得勝利,也就是讓愛智慧的靈魂以能夠駕馭其他愛名譽及愛慾望的靈魂,讓生活過的有秩序以及和諧。

綜合以上兩篇可以看出,柏拉圖認為修辭的任何一項功能都不可能獲得正義和真理,修辭本身是不會發現真理的,修辭是藉著在對話中去磨練知識,將真理納入自己的能力之中。而為了得到真理,除非使用辯證法,較為嚴格和批判的質問方式,才能得到崇高的真理本質;另外對於修辭學如何為真正的藝術,柏拉圖基於藝術原則,是讓修辭透過邏輯方式,引導人類靈魂走向真理,而達到和諧與美德,更甚而達到正義。

Q.在閱讀了有關智辯士的種種之後,子認為他們被同時期許多人賦予負面聲望,是否是應得的呢?

A.應得的。

儘管智辯士對當代的哲學、政治等思想影響很大,也影響了往後修辭學家對修辭學的研究,但是智辯士的信仰觀點,令人質疑。

智辯士對於真理的找尋是藉由不斷的歧辯得來的,而他們也相信世界總是可以因語言再被創造,這種觀點,使得真理變成一種主觀的規範。真理成主觀規範,在道德上是不應允許的。

對於智辯士而言,修辭的運用可以為他們帶來財富、地位及名聲,之所以名聲不好,就是因為他們忽略了語言和辯論的【道德用途】,而他們的代價便是承受這些負面聲評。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轉載女兒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對當今許多媒體名嘴(智辯士)忠告,如果依然故我,那就等著付出代價吧!
何智輝案件,司法界今天的不公不義始於今天媽?司法淪為政客打手又豈於今朝,司法無青天,媒體上一些名嘴(對於阿扁案件)你們不是司法幫兇的一份子嗎?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環境保護與人類的未來(三)


農再條例 三讀過了 農村再生兩千億 政府全埋單
中國時報【陳文信、曾薏蘋/台北報導】
立法院臨時會昨日三讀通過《農村再生條例》,未來十年將斥資二千億建設全國四千多個農、漁村;只要社區中的組織或團體推派代表提出農村再生計畫,報請縣市政府及農委會核定,即可獲得補助,預計影響約六十萬戶農、漁民。但條文未詳細規畫財源,預計二千億元全由政府埋單。
這項條例是為兌現馬政府「建設富麗新農村」政見而提出。立院臨時會在民進黨立委缺席情形下,藍營原預定前天就要通過《農再條例》,但國民黨立委翁重鈞以「農再基金」縮水為一千五百億、不符委員會初審決議而反對。
藍營內部協調整晚未果,昨日由立法院長王金平協調後才達成共識。
據透露,因主計部門認為預算編列有相當大壓力,五人小組高層周一會議,臨時急轉彎,拍板定案為一千五百億元。
院會最後通過國民黨團提出的折衷方案,農再基金維持一千五百億額度,但以附帶決議要求農委會再編列五百億元,補足二千億元規模,財源除政府編列預算,還包括受贈收入、資金孳息及其他收入。不過,除了規定由農委會分十年編列預算外,條文對其他收入來源的規畫付之闕如,因此引發外界質疑「債留子孫」或排擠其他農業預算。
農再基金將用於農村再生計畫的社區整體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建設、個別宅院整建、景觀及空間維護或修繕,並結合產業活化、文化保存活用、生態保育、推動休閒農業、農業人力培育等。
藍營主導通過的《農再條例》也有部分條文採納民進黨團意見,包括選用綠建築與符合低碳精神設計的計畫;依法應保護、禁建或限建宅院遷居的農村社區,可優先獲得補助。也規定農委會應訂定年度「培根計畫」,加強培育農村專業人力。
通過的版本刪除原本最受「炒地皮」質疑的「土地活用」專章,但遭在野黨質疑「偷渡」到其他條文中,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更痛批這是欺騙手段。為消弭爭議,院會通過另一項附帶決議,農村再生發展區土地使用項目以「公共設施」為限。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舉例,「觀光果園總不能連停車場都沒有吧?」


農再條例爭議大 學者.民間提質疑─公共電視
國民黨立委,為了預算被砍,反對農村再生條例通過,不過,一直反對通過的,還有民間團體,農民代表再次批評,這,無法幫助農村再生,另外學者也批評,法案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權力去圈地,是毀滅農地的開始。

要讓破舊的農村脫胎換骨,農委會推出「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十年內要花一千五百億來改建農村,為了讓法案通過,原本引發爭議的第三章土地活化、整章刪除,不過學者指出,關鍵的條文還是被保留下來,完全空白授權給農委會、訂定所謂的農村再生發展區,以後只要地方政府看中哪一塊土地,就可以圈地任意開發。

學者憂心,圈好地、方便開發,就是大開農地變建地的方便之門,而且法律還賦予合法性。另一方面,民間團體也批評,農村面臨產銷失衡、人口老化等更嚴重的問題,但是農委會卻把大把銀子放在硬體建設的改造,這種表面的改造,並不會讓農村真正得到再生。

儘管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是政府為了加強農村公共建設、縮短城鄉差距,所提出的重要法案,但民間團體認為,只有表面的再生、同時又賦予主管機關、至高無上的權力、去決定農地怎麼開發利用,這恐怕讓農村還沒再生,卻可能先面臨毀滅的危機。
記者林靜梅邱福財台北報導。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我相信以上這條新聞,分由兩家媒體播報,讓求知和真相權力的讀者必有不同的解讀。尤其對息息相關卻資訊落後的農民來說;利弊在哪裡?還是霧煞煞……。

我會對農村再生條例關心,不只是自己是農漁村長大的孩子,也是曾在台北這大城市生活了30幾年,深切了解到城鄉生活環境的差距、利弊和興衰。

台灣是海島四周環海、高山丘陵多,平原少的地方,未接受荷、清、日以及國民政府統治前,刻苦耐勞又樂觀的台灣先人,依著自然生態的定律樂天知命的生活著。回憶以往物質缺乏的年代,日子或許如今人所認為貧困落後,但因慾望低,生活需求雖簡單,精神上卻是快樂滿足 。

活過了半世紀也誇入了進步神速年代,然而也經歷了人類因對自然的踐踏所帶來的反撲。
喪失許多先人敦厚特質的台灣人,終於也讓台灣嘗到來自大自然的教訓……921地震、台北大淹水、88水災甚至如昔日的龐貝古城整個村消失無蹤………

破壞環境、違反自然定律的過度開發中就讓台灣吃進苦頭,如不覺悟,教訓將會更難以預期……
台灣是海島國家,自然資源缺乏,但臺灣人冒險的精神為了生存勇於象惡劣環境挑戰,所以台灣能在有限的資源下,屢屢創造奇蹟,尤其是靠老天賞飯吃的農漁業不但養足了台灣人,也滿足了許多地球人(農耕隊)……

所以當有天地球環境走入困境,糧食產生缺乏時,台灣那時不但可自足自救,或許還能救人。這也是我認為台灣需要走回傳統,好好發展創新無毒農漁業的原因,民以食為天(宇宙萬物生存食物鏈)這絕對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和真理,不是嗎?

不管政府官員或政客對台灣未來的命脈的農漁業所抱的心態為何?既然有心希望農村再生,那台灣人就認為他們是向台灣這塊土地的承諾與老天的誓言,否則當人民質疑的事實成真……也是他們將受老天懲罰報應的時候………。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環境保護與人類的未來(二)


撿垃圾的大學生 蛻變為社會運動家
更新日期:2010/06/28 02:59 黃菁菁/東京廿六日電
中國時報【黃菁菁/東京廿六日電】


日本年輕人荒川祐二唸大學時為了改變自己,揹著「招募願意一起清掃的人」牌子,到新宿街頭埋頭撿垃圾。三年半下來,街頭清掃活動從他一個人發展成十萬人的社會運動,他的故事證明「即使是誰都會做的簡單事也可以改變人生」。


廿四歲的荒川畢業於上智大學經營學系,他在《露一半屁股的拾荒老人》著書中表示,他原本是個玩世不恭的大學生,既沒自信也沒夢想,但在看了一部紀錄片後,突然下定決心改變自己。


荒川當時想到先從「把日本最髒亂的地方掃乾淨」的小事情做起,他於是從○六年十一月起,每天清晨六時到新宿車站東口默默地打掃,且招募願意跟他一起在街頭打掃的人。


沒想到,剛開始只有一個拾荒老人跟他一起打掃(荒川的書便以這位老人為書名),後來願意追隨他的人愈來愈多,三個月後已超過五十人,半年後活動擴大到日本各地,○七年五月三日的「護美(GOMI,垃圾的諧音)之日」透過網路號召,召集了日本廿七地的四百四十四人響應。


荒川在○九年五月三日發起「一萬人撿垃圾周」活動時,不只是日本國內,全世界已有廿六個國家、超過一萬五千人一起響應,到了今年,日本已有十萬三千多人響應這項街頭清掃活動。


荒川大學畢業後,以社會運動家身分受邀到日本各地演講,他常在演講說:「連我這樣無能的人,累積做許多小事情,人生就變得非常快樂,重要的是要拿出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其實這位日本年輕人所做的事台灣慈濟早已在做了,但我會重新轉載這則新聞;是因為這位年輕人的自覺精神非受到宗教的感召,對現代自我自私的年輕人來說實在很難得。尤其他不計毀譽,無視旁人懷疑眼光,勇於踏出第一步,憑這點不平凡意志和胸襟,就讓我們(踐踏高美溼地、海洋音樂亂丟垃圾的年輕人、還有吸吸營營名利之中的我們這一代感到汗顏……。

如果真的愛地球,如果真心愛我們每個人所踏的土地,或許你我不必如文中的青年一樣成為社會運動家……很簡單;你我只要從小小的個人本身和周圍做起就行了。

天佑台灣!地球人加油!

PS:讓我們幫忙認購國光石化所需要的土地,讓重污染工業遠離台灣吧!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環境保護與人類的未來(一)


2055人類生存極限 地球災難預言
更新日期:2010/07/08 22:30 林佳璇
我們平常使用家電,搭車、坐飛機,都會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如果不加以管制,再這樣子下去,2055年之前,地球將會陸續出現許多災難,2037年,全人類將陷入「無米恐慌」,2042年,地球會出現多達8億的暖化難民,2055年人類進入生存極限,為了爭奪糧食,將自相殘殺,今天繼續透過紀錄片「愚蠢的年代」,來看看科學家的災難預言。
如果全球的碳排放量,再不加以限制,極端氣候將會帶給地球人空前的危機!氣象學家警告,除非我們全人類能達到這個目標。影片旁白:「2012年的全球排放量,將設定成最高基準,之後逐年下降,到2065年以後,會趨近於0。」
拿美國來說,目前全國的碳排放量,就像畫面中的灰色大巨人,碳排量要減到9成以下,才能達到確保地球環境安全的標準,至於歐洲和中國大陸呢?影片旁白:「但是歐洲和中國會慢慢減少,2025年前,印度和非洲會增加,直到地球上,每個人都可以分到相同的資源。」
每個人到底可以使用多少資源,排出多少碳排放量,才是最公平的呢?影片對白:「戰爭的時候,我們得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食物分配給每個人,不論貧富都相同。」
包括替汽車加油、使用家電,甚至是搭飛機,這些會造成碳排放的機會,每個人都應該公平擁有,未來世界可能會這麼做。影片旁白:「這個碳用量限額,將以電子貨幣型式,儲存在類似超市會員卡中,在我們購買或使用非再生能源時扣點。」
各國政府大費周章,解決碳排放量的問題,就是擔心暖化危機還會再擴大,其實2006年,英國淹大水,已經是個警訊。記者旁白:「這是氣候暖化的現象,科學家頭一次證實,氣候變化和惡劣天氣的關聯性。」
英國貝德福郡,還有大烏斯河的悲劇,成為居民一輩子都沒做過的惡夢。民眾:「我們在這裡住了超過40年,我們從來沒有遇過這種事。」
2006年之後,地球人顯然沒有學到教訓,如果地球暖化的狀況再不減緩,氣候專家做出了一系列的災難預言。影片旁白:「對駕駛人徵收10億萬英鎊,這是開車得付出的代價。」
也許到了2025年的某一天。影片旁白:「估計中國因為沙漠化,造成3千5百萬名的難民,阿爾卑斯山的滑雪之旅,成為絕響已經6年。」
2037年,道路封鎖,停車場關閉,全部都要拿來種田,解決無米之慌,2042年,8億個來自中東中歐的難民,往各地流竄,他們自己的家呢?已經在汪洋之中;無視碳排放減量問題的人類,2054年就是生存的盡頭。影片旁白:「屍體在高溫底下腐爛,所謂的聖戰血洗了整個大陸。」
為了搶奪糧食,為了報復過去濫用資源的大國,地球各個角落憤怒的人們,用核彈、用坦克,摧毀人類曾經有過的淨土。專家:「過去大約1百年,我們使用或濫用了很多資源,所以我想對這個世紀重新命名,像是『無知的時代』、『愚蠢的時代』。」
如果還來得及,如果人類有意識,停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自殺行為,被垃圾覆蓋的藍色星球,才有可能只是想像而已。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人生海海,只是一眨眼功夫,不必計較』,這是阿嬤在世時對我常說的一句話,也是為了我遲遲不結婚的忠告。這句非常平淡卻深含人生智慧的話,直至已步入老年才真正深刻體會。然而驚覺之時,自己也快走到人生的盡頭…這也許是人類無法拋棄的悲劇和劫數吧!

所以,我相信以人類隱善揚惡的人性,上面的預言一定很快到來,或許不必等到55年。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以人類如此破壞地球速度真的依點也不誇張。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需要再教育的兩性關係


慘!被繼父性侵產子 媽還要她陪睡
〔記者王定傳/台北報導〕人倫悲劇!繼父性侵女兒,不但讓當時就讀小六的女兒產下一子,母親還誤以為女兒喜歡枕邊人,竟讓出床位叫女兒陪睡,板橋地院法官認定,繼父性侵女兒24次,每一次判7年2個月,一罪一罰合併執行20年;女童母親因事前不知情,獲不起訴處分。

14歲蹺家女 援交為生爛下體
更新日期:2010/07/08 04:21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新竹縣14歲少女中輟逃家1年多,以援交為生闖出名號,接客數百人,甚至有皮條客「驗身」後,搶著當少女經紀人,昨天前往賓館接客時被警方臨檢查獲,少女自承密集接客,疏於就醫,下體發炎潰爛,警方趕緊將她送醫並收容保護。
昨天凌晨,新竹市警局第三分局朝山派出所在竹市中華路五段臨檢,查獲33歲的邱姓皮條客酒後騎機車搭載14歲的少女,進而查出少女3月被竹縣某國中通報中輟,還被家人通報為失蹤人口。


網路男蟲飾二角 熟女失金失身

在網路上交友,小心被騙財又騙色,台北市北投分局,就逮捕一名已經55歲的男蟲許顯名,一人分飾兩角,先是假冒帥氣的中法混血兒,在網路上認識高學歷,年輕貌美的女子後,再以混血兒父親的身分,騙取女子的金錢感情,短短3個月,就有11人被性侵,3人遭詐財,金額更高達2.5億。


性虐電死女子拍驚恐死狀 重求死刑
更新日期:2009/11/17 04:09
〔記者何瑞玲、吳仁捷/台北報導〕曾以「香水達人」身分上電視節目的男子宋志宏,涉嫌用電擊、燒燙、毒攻,凌虐黃姓女子一個月致死,板橋地檢署昨偵結,具體求處宋嫌死刑。宋母宋黃美玲協助丟棄虐殺用具,也被以湮滅證據罪嫌起訴。


女人不嫁 未婚生子多3倍
更新日期:2010/05/09 02:15 曾薏蘋/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曾薏蘋/台北報導】
今天是母親節,依內政部統計,三十年間,「非婚生子」從每年一.四五%成長到近年最高曾有四.三九%,多了三倍,顯示像高鐵前董事長殷琪「不要婚姻只要孩子」的未婚媽媽愈來愈多。婦女新知基金會副祕書長簡至潔表示,政府老是在喊「少子化」,不如把福利給真正想生的人。
簡至潔表示,這是個趨勢,政府應該正視這個問題,鼓勵生育、成家等相關補助,不能再限縮「已婚」為前提。
日前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指出,台灣要提高生育率,有必要接受「未婚生子」的觀念,不料引起輿論譁然,內政部只好趕緊出來滅火。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內政部還算識相,趕快滅火。
兩性關係走到如此地步與家庭的解體有最大的關係

人性中物質與精神如果失去平衡(向物質傾斜),道德的淪喪是必然的結果(回復原始動物本性),當然兩性也勢必付出的極大的代價,上面的案例也不是個案,為了面子和聲望,沒被報導不知凡幾……否則社會風氣也不會如此之糟。

不管昔日或現在,我的思維皆沒改變……想要反轉或重整人類道德秩序和規範,只有靠佔人類一半人口的女人,這種女人不必高學歷,也非女強人,他只要是思想純正,是非分明不護短有智慧的平凡女人即可,當然前提他絕對是想結婚而不是不婚不生,不想盡女人本份的女人。

我一直強調救人類的女人,必須有智慧-而不是聰明的好女人……因為有智慧的女人愛會選擇會包容,聰明卻愛計較容易偏差,好的女人無智慧,愛的不當人格一定走偏…不僅成為社會問題還會自己將來無法擺脫的惡夢…。

所以女人呀!想讓兩性關係回復正常,請從女人本身做起,因為妳在兩性關係中是主宰不是附庸,因當一個好母親,成為一個好太太,成就你的下一代,給你丈夫好的影響力,這才是導正兩性關係最大的力量,這肩負的責任也是女人最偉大的地方

現今台灣處處充滿了危機和迷妄,請再次發揮台灣女人強韌的性格(不是在外與男人爭戰場),回歸家庭當那些不知所措、徬徨無助男人的靠山偉大的安定力量吧!
祝福天下的女人!台灣所有的母親們!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ECFA後,台灣經濟向哪行?


這是一個問題叢生,但人們還忙著找答案的徬徨年代。
希臘的小問題,將歐洲統合的理想炸出一個大窟窿。為了該不該出手救援希臘,躊躇再三的德國總算心不甘情不願伸出援手。歐盟的盟歌——快樂頌,已經變調,歌詞裡的友愛團結正面臨考驗,人們仰頭看不到上帝的眷顧。
上個世紀戰後的歐洲統合理想,除了希望化干戈為玉帛外,更重要的是,打造一個有別於社會主義與美國自由市場的「第三條路」。因此,優渥的社會福利、積極的就業保障、相對緩和的社會貧富差距,強調市場與社會共存共榮的願景,一路驅動著歐洲統合的熱情。
但如今變成惡夢一場。「歐豬」等歐盟邊陲國家已經躺進加護病房。而基於債權考量,德國的援助方案也仿效IMF,附帶了「禁奢條款」,迫使希臘、西班牙承諾緊縮財政支出,削減公部門員工的薪資。
財政緊縮狂潮席捲歐盟
這還只是第一張骨牌。歐盟執委會更公布,歐盟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佔GDP比超過百分之三法定上限的國家,已經推升到二十四國,僅剩瑞典、盧森堡和愛沙尼亞還能遵守遊戲規則。根據歐盟執委會現正討論的改良方案,未來歐盟極可能對成員國施以強制性的預算監控。一旦成真,則財政緊縮的狂潮勢必席捲整個歐盟,大家都得準備過苦日子。
在經濟現實面,這是歐盟的表態自救;但就歷史願景,不啻集體自宮。財政緊縮將讓原有的福利體制難以持續,稍一不慎還有可能弄巧成拙,危及經濟成長。一九八○年代拉美國家接受IMF紓困,結果換來「失落十年」,殷鑑不遠。
踩著迷蹤步伐的歐盟已經昏頭轉向。同樣地,美國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上世紀戰後關於這兩種資本主義究竟孰優孰劣的爭論,已經劃下句點,現在西方世界的兩大經濟體都是難兄難弟
別是對華爾街的經年放任,金融風暴的公司治理醜聞不斷重創美國民心。貝爾斯登、雷曼兄弟俱往矣,高盛、摩根史坦利則陷入司法調查。歐巴馬的當選,確實代表了民心思變,但訴諸重新打造美國夢、矢言向「華爾街宣戰」的歐巴馬會怎麼打這場戰役?迄今仍是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謎團。
「中國模式」生猛強大
相較於歐盟、美國這兩種發展模式的微弱生命跡象,眼前竄出的新秀則是中國模式。
所謂中國模式,即國家資本主義。這是一種由強有力國家所指導的市場化,國家不但對經濟資源的配置具有高度主導性,同時也設下各種形形色色的准入門檻。
這樣的體制邏輯,展現於國企一枝獨秀的「國進民退」現象,以及Google因抗拒政治審查而退守香港的內、外私人企業競爭障礙。還有,背負政經使命的國企也是率先出海的航空母艦,形成了「跨國企業國企化」的特殊現象。
從經濟表現的硬數字來看,中國模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確實是強,但未必代表了好。由於缺乏透明與問責,權與錢的私相授受在中國模式裡總難避免,甚至還處在一個相互強化的負循環裡。這不但是國企獨領風騷的原因,也經常被視為是國內所得分配惡化、自然生態被嚴重破壞的結構性根源。
中國模式雖然生猛,卻很像是個矇著眼衝刺的超級運動員。衝刺過後,它所許諾的幸福之地究竟在哪裡?不只是十三億人口,全世界都還在等中國給答案。
台灣同樣有自己的問題待解。稍早的ECFA辯論,雙英各提了一個關鍵提示。馬英九總統認為,連結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事半功倍的借力使力,殊屬合理;但對蔡英文而言,原本就權貴關係犬牙交錯的中國模式,若因這條便道而擴大成兩岸的官商結義,則其結果恐怕不堪設想,也無人樂見。
只是這兩個人的關鍵提示,湊不成一個完整的答案,面對即將在六月簽署的ECFA,期待、焦慮等矛盾情緒仍撞擊著人們。台灣的未來這張測驗卷,還在等待填答,這是我們躲不掉的歷史功課

以上轉載自天下雜誌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不管是西方的人民資本主義還是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我相信很難通過人性的考驗
人性的複雜思維,不管哲學家如何詮釋,宗教家如何苦口婆心,如無重大的打擊很難改變
何況人是有很深的惰性,如無深層的耐力和意志力何能翻轉?這也是為何歷史會不斷重演的原因。
君不見人類的演進何曾跳脫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軌跡呢?
試問已是地球村的現今世界不也如此嗎?

碎碎唸像是疲乏了,還是回到主題:

我相信看過AX法條款(協議也好)的人只需有一點點法學常識都了解,這根本是有許多模糊空間的協議,就如前轉載文章所言,失去正義的法律如同惡魔……
林中斌先生所說:【中國新戰略是買台灣不是打台灣】沒錯,產業前進大陸,提高失業率,降低年輕人的薪資,,讓人民變窮,卻給予大陸學生優渥獎學金, ……等等不是一步步侵蝕台灣嗎?

然而事已至此!不管馬政府是否心中有台灣去簽AX法……台灣人民呀!為了救自己,一定要拿出台灣先民的精神,從新奮起,尤其年輕的孩子們!

這段無法上網的時間,與所有的台灣人一樣無時無刻不是關心台灣的未來,常常利用與底層民眾接觸的機會與他們閒聊聽他們心聲……我更發現經過這兩年來的環境衝擊,不管是人民或年輕人覺醒了很多……以前看不起我們這一輩創業(尤其有小事業農商的家庭)的年輕人,很多想法皆轉變,願意回歸繼承傳統家業(我鼓勵他們再創新,我也相信他們辦得到)。這就是台灣精神,由點而面,我深信這也是台灣將再次突破中共經濟封鎖,再創台灣經濟奇蹟(台灣製造品質保證)的原動力。

科技的極至終將回歸傳統(自然的反撲、終點就是起點),這是自然法則,所以臺灣人呀!不必沮喪,拋棄移民短視短線操作的性格和心理,重拾先民刻苦耐勞冒險的精神,尤其享受慣了的下一代為了下下一代,我相信已經退休的我們這一代,為了你們會重新再戰全心輔佐你們,前提是你們要深切反省,不要像媒體所報兩個大學生破壞汽車旅館這種惡質行為(當然家長也要負責任)。我相信台灣會柳暗花明又一村,蘇媽媽雖非先知,但對人性的小小研究,大家不仿拭目以待吧!!

天佑台灣!年輕孩子們加油!台灣加油!

也談大浦事件‧‧‧


失去正義的法律如同惡魔
義憤填膺當然有其原因,您以為所有權移轉了,就師出有名,
也不怪您,您對於法律及法學的不了解,當然會有如此一問,
其實,這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這些社運朋友及一些政治人物身上。
基本上,依據現行的「土地徵收條例」架構及規定,
需用土地人本來在程序上,應該要先跟土地所有權人先協議價購,
相信這種雙方合意一致與基於自由意志情形下洽談土地移轉買賣,
合情合理吧?相信所謂張中一這位朋友也應該不反對。
可是呢,事情一定不會這麼順利,所以才有徵收條例這部法律;
需用土地人當然不希望花大錢加重自己的成本,價格當然越低越好,
原土地所有權人當然希望有好價錢,當然越高越好,
當然也有人基於感情或種種原因不願意賣,
好...此時進入徵收的討論,
徵收最容易引發民怨的地方,就是力量與地位的不對等,
徵收條例第十條規定要求需用土地人須招開說明會或公聽會,
讓雙方有對話與意見的交流,但是,重點就是在這邊:
原土地所有權人的意見有什麼法律效力或影響力?
這樣的意見對於需用土地人或核准與否權責機關有什麼約束力?
答案是:沒有
雖然這部法律要求需用土地人必須召開公聽會,
可是卻沒給予原土地所有權人的意見有任何約束力量,
所以,需用土地人只要形式上有這程序了,
就可以單方面以自訂的徵收條件來移轉原土地所有權人的土地,
人民的財產就這麼地「合法」移轉掉了,不管人民是不是同意。
換成是你家的財產,特別是不動產,
就這麼地賤價與不尊重的情況下轉到了別人手中,
而且還是政府幫著需用土地人一起搞掉你家的土地,
您睡的著嗎?您不義憤填膺嗎?
更遑論....
被徵收的土地,按照原徵收計畫目的使用只要超過五年後,
其實呢,大可變身成建地,這其中的成本價差可是多大啊....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以上轉載魚夫部落格文章有關苗栗大浦農地徵收的回應。
會轉載這篇文章是因為蘇媽與國產局有土地買賣的關係,而且台灣法律三不五時在修改許多法條有很多的陷阱(對大財團有利,對平民百姓無利模糊文字),一般人皆無法律常識,非常吃虧,如果你不願請代書辦理,一定要看清楚合約內容,與公家機關對話時最好白紙黑字寫清楚,甚至錄音(因為現在公家機關很會打太極,如無證據很難反正,就像大浦事件一樣,苗栗縣政府說依法行政抗爭無效(龍潭案說阿扁貪污,這不也一樣嗎?)。

財團(不管是台商歸於資金或是陸資)的土地炒作,越來越多公有地政府讓你承租(學中共只有承租權沒所有權收回容易這就是圖利財團的方式),本來就屬於台灣的土地,台灣人買不起?這是什麼道理?這是人民選出來的民主自由苦民所苦的政府嗎?

還有一點年輕人買房子想貸款也很難,雖然媒體說銀行的青年安家貸款申請額度不滿,但事實上我問銀行皆說滿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銀行說謊還是內政部說謊?

天佑台灣!

PS:如果有法律的問題請至黃詩喬部落格網站(義務幫你/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