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後才懂得怎麼過生活,或許讓人感慨,但事實就是事實,也唯有認真面對─惟惟
三年的單親生活,讓我嘗盡人間冷暖、勢力劃分、社會階級無情的洪水就像要把我給淹沒。憑藉的不是別的,只有一顆想要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心,單親的孩子不是社會問題的製造者、單親的家庭一樣是正常的充滿愛的家庭、單親的家庭擁有的物質或許比人少,但精神力量是可以傲視的。
但當時真的要我教孩子,我好茫然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面對孩子,我也不曉得要和孩子說些什麼,我所有的都是傳承自母親的打罵教育,從我第一次看到親職教育這個名詞,我只有訝異自己和社會的脫節已經有一段距離了。
親職教育是什麼?親職教育就是學習如何做父母,剛開始運用自己所學時非常興奮,因為我找到了一個可以替代打罵的好方法,只是在接下來的一些過程常常會在心中不斷的問自己,真的有效嗎,自己的所作所為真的能影響孩子,讓孩子了解大人對他們的期待及用心嗎?
好幾次我想放棄,因為孩子的偏差行為不斷的重覆發生,而自己也似乎只是不斷的在壓制自己的怒氣。有時一陣子累積下來之後所爆發出的氣憤更是連自己都覺得可怕,並非如同老師說的能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能真的針對孩子所做的事去告訴孩子。更何況在那一段時間我還面對了孩子老師對我的嚴厲批判,她指責我不該一味的反省自己而縱容孩子信中她說:
『〝同學說一到放學XX就到處找人去網咖.到處借錢,班上同學借不到,就跟別班同學借,有時沒人和他玩,他就打電話問同學可以不可以去他家玩?我常想,XX一天二十四小時,只有四到八小時留在學校,而大部份時間是在家的,為何他的行為如此,您做母親的能縱容?我真的不認為他在玩了一天.功課隨便寫寫之後,仍會花時間去思考您對他的付出?……………………………..
在我相同的教法下,XX卻有和人不同的結果,……… 如果我的措辭過於強硬請見諒,我只希望您了解真相,一味為孩子找藉口,一味檢討自己,檢討老師,只會讓孩子在老師和家長之間有苟且偷安的機會……………在我心裡,孩子目前只有十歲,還有很大改變的空間,端看老師.父母的態度如何?如果明知孩子出入不適合的場所,觀看不適合的書籍.上不正常的網站,而父母都不禁止或完全不知情,那我真的要問家長究竟在輔導孩子什麼?〞』
而這些的所有起源是來自於一句話,一句寫在連絡簿上要讓孩子看的佳言:
〝唯有發現問題,人才能真正學習〞
照例的我問兒子是否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兒子搖搖頭,我大略的解釋後,並告訴兒子在了解問題之前很重要的是要先了解自己,所以在旁邊多寫了一句:
〝能真誠接受 才能發現問題〞
我真的非常難過,在那一段時間只要一想到眼淚又不自覺的流下,但這件事情卻也讓我更下定決心。
在我自己的成長及求學過程總是有著許多我不知道的父母想法,因為他們總是以他們的想法來印證我的想法,以他們的觀點來推測我的行為,所以我被歸類為叛逆的、不聽話的、翅膀硬了的,所以我封閉自己,隨他們想要怎麼想我的各種作為,我不再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反正他們是不會相信的,他們總是有自己的另一套想法。以致求學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經折騰,好不容易唸完補校,拿到同等學歷證書。
為了不讓自己的過往重現在孩子的身上,我花了不少時間學習一切,包括親職教育,卻在剛學習時,就讓我遇到一個足以推翻我的所學的老師,這位老師是我兒子的老師,他寫給我的一封mail讓我足足哭了一天,因為我真的無法想像在小四開學沒多久時還不斷稱讚兒子開朗的老師,對兒子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如果我用的還是一般的方式馬上責罵孩子,可以確定的是我和兒子必然會越行越遠,也會如同我的過去般,不再相信大人,這是我最不願意見到的事實。當天兒子回家也看到我的眼睛是紅腫的,也問了我有什麼事,我只簡單的回答他,我的眼睛不舒服。
之後,和幾位好朋友連絡,從中把自己覺得困擾的問題提出,再經過自己的整理,過了大概兩天,和孩子談起一些老師在mail中所說的事情,〈當然我用的是另一種方式,絕口不提老師〉在和他詳談下,他也說出了一些曾對我隱瞞的事,隨後我們也針對事情訂了某些細節,譬如說:一個月到網咖幾次,一次多久的時間等等。在mail中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這位老師並沒有先和我確認班上同學對我兒子的種種報告是否屬實,直接在mail中用了很重的口氣,而且明白指出是因單親問題所帶給孩子的偏差行為,這才是真的讓人難過的地方。
孩子固然會製造問題,但大人如果不懂得用合適的方式處理,反而變成了另一個問題的製造者。從不打不成器到親職教育我走了三年,家人、鄰居、朋友都不只一次的對我說,這套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台灣沒有這個環境,台灣的習性不適合。沒錯,真的不容易,孩子的行為反反覆覆,孩子的問題一個處理好又有新的一個出現,但孩子的成長是一輩子的,教養孩子也是一生的事。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在錯誤中學習、以面對問題做為成長的動力,是孩子和我目前在走的路,不比較、不計較、了解孩子的本性、接受孩子的現狀、不預設立場,父母的心態非常重要,父母的情緒也不時在影響著孩子,要扮演好父母的引導角色,情緒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對於單親許多人在聽到我已離婚時,總是睜著不可思議的眼睛望著我,然後從口中說出的是相類似的話:「你不像啊!」「看不出來耶!」原來單親給予人的印象是很刻板的。一張憂愁的臉、不停抱怨對方的言語、或者其他吧,為什麼單親就非得如此。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是由自己做決定的,「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能改變自己的心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