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浪子的心聲(轉載)

我承認,我是不夠孝順的。在很多方面自己我這人的脾氣是倔強,讓老媽頭疼,也讓父親傷神。父母是善良的、無私的,父母的點滴恩情我是沒齒難忘。

母親老是說小時後我可是個乖小孩,就是不知怎麼長大了卻不懂事起來。我不知道懂事的小孩標準在那裡,我也不曉得一言不發、逆來順受是不是才叫乖小孩,只是我明白,內心之中,我一直心中一直存有叛逆念頭〈叛逆也許嚴重,或許可以說一種想衝出普世價值框框的意念吧〉,所以大多時候,我在家選擇了沈默。

我從不否認家有股令人充滿溫暖和平靜的感覺,我也不否認家像一條繫在你腰間無形的繩子,隨時讓你想回家,我更不會否認父母,他們對我無悔的愛,即使他們有所不對。

我知道,比起大多數人來說,我幸運地擁有一個完整、幸福的家,雖然大多時候我總惹他們生氣而破壞這種幸福的景象。但我對父母的怨言,源在於他們無休止地吵架。從年頭,到年尾,從一起床,到臨睡前,他們總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活的細枝末節而爭吵。夾在中間,我誰也不支持袒護,於是,保持中立的最佳做法就是把自己的房門緊鎖,將音響打開耳機掛上一個人專心聽我的搖滾………

不過,父母吵了一輩子,他們現在並沒有彼此分開過,認份的彼此各自擔負起個人的角色,就好象我還是他們的兒子一般。家的格局沒被打破,這就很難得也是讓我感到最欣慰的事。也許天下的夫妻都是如此,生活的簡單乏味造就了滿腔的牢騷,或許借助吵架來宣洩讓情緒獲得平衡吧。

但話說回來,我個人認為,既然作為夫妻,既然選擇生活在了一起,就難免會有不如意,但也犯不著鬥嘴,於事不利,也會給下一代留下陰影。甚至,有時候我會痛恨他們,為什麼不能給我一個更為寬容安靜的生活空間。有時甚至因過早體驗了家庭戰場的硝煙,讓我對於家這溫馨的名字有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恐懼………於是,我不想多說話,用沉默或早早地退縮回自己的房間來抗議………,我知道這麼做很不對,也很幼稚,但,我無法表示我的恐懼和厭惡,我也無法面對盛怒的他們,所以我知道,再多的憤怒也無濟於事,所以我學會了冷淡對他們。

母親叫我把家當旅館,吃睡停當,其它不必管,對於母親的想法,我是反對的,因她不知道家在我心中是有份量,我對家是有很深的期待。家,不管你/妳迷途多久,還是知道回家的方向。

記得多年前離開時,告訴自己也許要和家與親人說再見,所以,臨行前多看了幾眼,想把家的模樣複製於記憶深處。但是,不管我走了多遠,家卻總是沉甸甸地落在心中……我的絕決,決不是善舉。親情於我,已成為最大的負擔。所以,我逃不過自責與愧對,所以,我在行走與返回間選擇了停留,希望母親曾掉的淚不會重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