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元是小一的新生,也是異國婚姻所生育出來下一代的其中一例
慶元媽媽是越南人,爸爸是一個快50歲的大卡車司機,學歷也只有國小程度。
父親為了討生活,成年在外南北奔波,很少在家,教育三個孩子〈慶元還有二個妹妹〉的責任完全落在慶元的越南母親身上。但慶元媽媽來台灣才8年,不要說中國字看不懂,連國語也說得不倫轉又怎能教孩子?
慶元剛出生時,他媽媽對國台語是有聽沒懂,慢慢雖從丈夫和鄰居那兒學會些台語,但也充滿了越南腔式的台語。想當然耳,慶元學說話時所吸收的語言詞彙也與他母親一樣。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最大媒介,因此慶元在與孩子間的互動方面就很差。直到進入幼稚園大班,應是台灣出生的孩子卻說出一口無人能懂的話,不但造成老師的困擾,更打擊孩子的信心。老師知道原因後,曾建議慶元母親帶他去看醫生,醫生的診斷為【語言認知障礙】,也明白慶元的學習遲緣並非病態的腦子問題,而是屬於整個情境學習有問題。
還不錯的幼稚園老師為慶元花了很大的精神來矯正,卻發現效果很有限。因為慶元母親的語言進步不多又看不懂中文,回到家很難互動,父親又忙,回到家也很累,更無心教他。一年的幼稚園教育的結果是慶元只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幼兒園還算好,但進入啟蒙教育的國小這些問題就嚴重了,而且遇到9年國教新方案,對慶元這種孩子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慶元媽媽雖然知道,但他也不知道要怎麼辦?她已經開始接受特別為外籍新娘所開的教育訓練班也認識一些中文,但對慶元來說好像太慢了,畢竟孩子的啟蒙和啟發教育從一出生就要開始的………。
這是異國婚姻下一代教育的冰山一角。這是當初取外籍新娘時未曾考慮的問題。這種學習障礙目前已在很多國小出現,加上有不少異國婚姻本身環境並不好,有的甚至自身有問題,如果未來這些問題拋入社會……那結果……勘慮呀!
找外籍新娘結婚的目的大都是為了傳承,當然存有這種思想也算正確的觀念。但是當【傳承的目的是生養更有希望的下一代】這句話受到質疑和挑戦時,結婚為傳承,則變成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了。
寫這篇文章時,越南新娘才開始進來,但重貼時,外籍新娘和孩子已成為台灣教育嚴重問題了,雖然政府對這些新台灣之子已經做出許多措施,但後遺症卻已經發生且更嚴重。
台灣是移民社會,異族通婚也非異類,但風俗思想不同所造成教育差異,將影響整個社會甚至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年輕的孩子們為何不婚不生,不要認為事不關已,其實我們已經老了,未來後遺症真正影響才是你們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