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有幾個小孩,我相信你的孩子都是同中有異的個體。
這是父母管教孩子最頭痛的地方,也是專家學者無法以一慨全的困擾所在。
專家也許能分析每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徵,但卻無法適用每一孩子成長的教育過程。
教育孩子是無法停頓的瑣碎工作,時間是最公平的鑑定師。因其瑣碎而平凡所以我們常忽視時間的飛逝〈孩子再大在父母眼中一定是小孩〉,等到別人一句【妳孩子長大了】,我們才驚覺當父母的腳色是否稱職。
不錯! 身為現代父母,我們比孩子更應學習如何去當父母。
在那物質缺乏又很少誘惑的年代,知足認命的孩子可以在父威母慈的教養下調適的很好,甚至代替弟妹受過的大哥大姊也無怨言,更無損手足之間的親密關係。
但是生在21世紀的孩子,父母如何將愛均分在個性互異的孩子身上〈不要認為自己不會偏心,照顧較弱或較乖的孩子是父母常犯的錯誤〉,是父母首先要學習的地方。
近代加上隔代遺傳基因一定會顯現在你不同的孩子身上,你會看到像你脾氣暴躁但活撥開朗的孩子 ,你也會看到沉默寡言像悶胡盧可能像他外公外婆的孩子, 你會看到雖溫柔但卻迷糊像媽媽又向自己母親的孩子。不管它特殊的個性遺傳自何方,了解孩子【因才施教】是父母第二要學習的部份。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努力經營你們和諧的【婚姻關係】。唯有互愛的夫妻,不管如何特異的個體,瀰漫著【愛的甜蜜家庭氣份】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養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