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失根的蘭花─瘋狂的青年殺手

這是國際化思維所造成新移民的悲劇。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幾乎是世界各國各地的精英份子,這群菁英帶領著世界從廢墟中走向繁榮。將各國經濟帶至高峰真的功不可沒。.

經濟繁榮當然促進社會進步同樣大大提高了人類生活品質,資訊的發達同時也將奢華的消費發布於全世界,縮小的國際村無限上綱的奓華生活無形中也影響著世界的人生觀。

永遠不能滿足的物質生活加重了人類的貪婪的本性,對名利的追求讓人們除了感官的刺激外已逐漸忘卻人類所以為人的責任目標和最重要人與人之間感情存在。精神的貧乏從上到下,由點到面,影響著所謂全球化國際化地球村的每一個人。

身處金字塔頂端的人,早已忘卻昔日打拼的精神和社會責任,應該具有開拓和發展的所謂名媛和公子的第二三代,除了打造更高頂尖物質享受外,何曾思維在家傳的事業上更上一層樓才不會被淘汰……或許這是人性,也許這也就是為富不超過三代的原因吧……。

寫這篇的目的不是批評這些帶動社會進步的菁英,身為嬰兒潮的一份子,看到被視為自由民主移民樂園也是青年人學習天堂的美國,竟然會有新移民的青年做出瘋狂殺人而後自裁的舉動,怎不令人震驚呢?

冰凍三尺,豈非依日之寒?失根的蘭花更需要更多愛的灌溉,在這物質至上,名利掛帥的所謂國際村,尤其常以老大自居的美國社會,雖號稱世界民族的熔爐,但白人的優越感會沒有種族歧視嗎?傲氣容易傲骨難,這是人性古今中外皆然。

移植本就難適應,這是大地萬物生存的自然法則。人不親土親,這也是人類同種能聚落感情能融的原因。小小年紀被迫(不是自願)離開熟悉的土地和人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異域,那是需要多少意志力、耐力和努力呢(第二代和大留學生衝擊會減少)?

札實的在地人文根基,才是邁向全球化國際化根本能力,這才是合乎人類本性。
在你熟悉的土地已無法競爭和生存,更遑論異域呢?

在這資訊快速取得的時代,人類的價值觀開始混淆的21世紀,從新找回人類的價值觀我想應該是比如何提高生活品質來的重要得多,希望地球人多多努力思考這問題吧!蘇媽媽哀悼受驚而亡年輕靈魂,也請諸位網友愛你身邊所有的人,祝福大家!

1 則留言:

Shi J. Yu-Hao Wu 提到...

我比較傾向這件事情本身突顯的是目前20歲左右的這個世代,人際關係的價值觀。也許多少這牽扯到美國人本身的優越感,但最主要的是,如果我們希望不要分種族、你我,就不再需要以種族為前提。從新聞畫面那些兇手的同學與老師之間的訪談得知,班上同學認為兇手行兇前的行動詭異的原因,關注的部份並非兇手是不是美國人,而是他的行為明顯與其他身邊的人格格不入。

我們無法怪罪於誰誰誰,畢竟大家都有選擇關心或冷漠周圍任何人的權利。只是,即使是行為偏差至此,多少令人擔憂的是,如此與世隔絕的人,明顯看到凶手行凶前拍攝的自白影帶,多少可以看到大眾媒體(電影、恐怖份子在媒體上的畫面與行為模式)對於現在人的影響與效應。

PS: 最後一段哀「悼」是錯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