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老人問題
雙棲獨居老人的心聲
2010/12/05
王老頭夫婦決定要安樂死
■王老頭夫婦在十來年前就決定要安樂死,主要的原因是:活夠了。因為自知已老了,再也不可能出去旅遊了,再也不可能在孩子們的照料下生活了,他們只能做獨居老人、過孤苦無依的最後一段人生了。
■如何殺嗎?……簡單,他有一支7.65寸毛瑟槍,給吃些安眠藥、對腦袋轟一槍不就行了。可那枝槍後來叫政府「徵借」去了 。 她知道被「借」去了,問:沒槍了,怎辦呢?他答說:萬事難不倒我王老頭,改用電鑽打個洞還不行嗎?!
2010/11/29
安樂死:死亡有無肉體的痛苦
2010/11/28
獨居老人的惶恐
■獨居老人有單身獨居和雙棲獨居之別;王老頭伉儷屬後者。單身獨居和雙棲獨居各有利弊;一般說來,單身獨居比雙棲獨局更為孤苦。
2010/11/26
你 我 都 會 老
■你能確定你能活得健康,而且不折磨家人,直到無疾而終嗎?
■等疾病或意外折磨到全家瀕臨破產、破敗,家族全都希望你死、而你卻帶病繼續不分晝夜折磨著家人而不自己死掉?
2010/11/26
不能動了該如何?
■你想過沒有;不能動的人可能是你的老爸、老媽、老伴、或是你的子女;不能動的原因可能是中風、摔斷腿、運動不慎傷了脊骨.........反正這年頭生病和交通事故令人不能動的原因多得是,半年六個月臥床動不了的還是幸運的,一輩子就此動不了的也多得是。人生無常,不是嗎?!
2010/11/26
瞭解安樂死和自殺......
整理自王敬熙部落格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我們這一代,應是最悲苦的一代。走過艱苦奮鬥有成的歲月,本該安享晚年之時,卻碰上時代的轉變,不但要照顧父母,還要不斷拉拔一直無法自立的孩子,如果不幸生病(死了還好最近又走了好幾個同儕)還無法得到孩子的【看顧】,真事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老年化、少子化的提前到來,雖然人人心裡已有所覺悟,拼命賺錢存錢想安享晚年,但是事實上錢真的能讓你度過晚年嗎?錯了!過分掏空自己,當你存夠了養老金,你身體也破敗了,齒搖髮白,全身病痛,吃不下、走不動,除了以醫院為家,以葯為伍外,你又能走去哪裡玩呢?
所以奉勸所有中老年人,對身邊唯一的老伴好一點,兄弟姊妹走勤一點(不要為了家產反目成仇,少子化的到來,更應珍惜兄弟姊妹緣),淡泊心志,學習放下、放手讓孩子單飛,讓她/他們及早自立。
當人生走到盡頭,唯有健康的身體,老伴的相互扶持(殺死病妻雖無奈,但是個殘忍悲劇不可取。),你/妳才能擁有安逸無憾的生活品質和晚年。
看完這篇 新聞,重PO5年前的文章還是感慨萬千,老人問題不但毫無改善還有日益嚴重的趨勢,雖然這也是全世界的問題,但涉及人性問題更複雜棘手了(日本不是有為了領養老金而隱藏死亡事實嗎?給錢真是解決老人問題最好方法嗎?
搬回新竹後照顧父親的責任又回到身為老大的我身上,雖然有外傭幫忙,但是許多事情還是須親身力為,老人問題不是如一些所謂專家學者三言兩語所說的算,口頭的孝順與人生任何一個階段所遭遇的困境一樣知易行難,尤其這個少子化社會……。
雖然台灣有很多私人的老人服務機構,但在利益的牽扯下讓許多老人不願意前往,當然東方人養兒防老的觀念難以突破也是最主要的困難之處。
所以老人福利我還是多年前蘇媽媽所說的:政府要以社區為單位的老人照顧方式(日照)去真正落實才最重要。讓孩子能離手的家庭婦女出來當義工拿積分(時數)作為日後換你需要照顧時能獲得的代價。
祝福大家,期望人人都健康幸福
蘇媽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