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慣寶寶和慣老闆


網友反嗆竹科企業 是政府寵壞的「慣老闆」
更新日期:2010/05/10 09:05
日前竹科高階經理人感嘆,台灣目前大學以上學歷的員工都是所謂的「慣寶寶」,一不能吃苦、二不能到外地出差。結果連日來也引發網友反嗆;網友則是以「慣老闆」來形容竹科的企業主,網友們抱怨這些企業主只希望員工「 速成、事多、不支薪」,不但欺壓員工還動輒要政府減稅、優惠,指稱這些企業根本就是被政府慣壞的老闆。(彭清仁報導)
竹科高階經理人日前抱怨時下年輕人都是從小就被慣壞的﹂慣寶寶」。不能吃苦,也不願長駐外地出差,只希望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高階經理人也擔心台灣的年青人,將來很難與大陸的年青人競爭。
不過連日來也引發不少網友反嗆,從內文看來不少人都是科技廠的員工;有網友則是以﹂慣老闆」,來反諷台灣的資方,文中並批台灣老闆都希望員工﹂速成、事多、不支薪」,還要政府減稅、優惠等,欺壓勞工還動輒揚言出走到大陸,猶如被政府慣壞的老闆。也有網友指出﹂廿年前工作一樣辛苦,甚至更辛苦,但是至少你付出多少,可以有一定的報酬。絕不會像現在加班卻沒有加班費這種事」;有網友認為台灣平均薪資不斷降低,就是政府慣壞這些資方,網友還以前年底到去年初,竹科各廠都採取「無薪假」,但有公司明明沒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卻故意跟上風潮也放起無薪假,然後拗勞工上免錢的班,網友也諷刺不是科技廠找不到年輕人,是找不到「自願加班算無薪假的人」!看來在竹科內,表像上老闆員工一條心,共同為公司未來打拼,不過私底下老闆和員工,還是維持某種程度的對立。


疑因工作壓力大 台積電員工跳樓身亡
更新日期:2010/08/09 09:36
悲傷父親節!一名在台積電工作的26歲陳姓女子,疑似因為工作壓力大無法承受,在父親節留下遺書後,從住處11樓跳樓自殺身亡。父親聞訊從花蓮搭車趕到新竹市,難過得無法言語。至於台積電在第一時間派人前往協助家屬善後,但對內部管理等相關問題,台積電相當低調,不願表示任何意見。(彭清仁報導)
據了解,在竹科台積電五廠擔任無塵室技術作業員的廿六歲陳姓女子,七號晚間距離父親節只有廿多分鐘,卻選擇以跳樓自殺結束生命。擔心妹妹發生意外的死者姐姐和姐夫,在趕抵死者居住的大樓中庭時,當場聽到中庭花台有巨大碰撞聲,才發現妹妹已跳樓身亡。
警方在死者的包包及房間裡,發現各一張用台積電便條紙寫的遺書,遺書中透露出死者,可能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在「想轉職,又沒辦法」情況下,才選擇跳樓自殺。據死者姐姐向警方供稱,兩個月前和妹妹一同進入台積電工作,但兩人屬不同部門,曾經聽同事說妹妹對工作不適應,不過妹妹卻從來沒有向姐姐提起。死者父親得知女兒意外消息,從花蓮搭車趕到新竹,難過的不發一語,警方也不忍的表示「真是讓人難過的父親節」。至於台積電在第一時間就得知消息,也派人前往協助死者家屬善後。台積電發言人曾晉皓則表示,發生這個不幸事件令人遺憾,在配合家屬意願下,現階段最重要是協助家屬處理善後,至於外界關切的台積電內部管理員工制度等話題,台積電目前不便對外說明。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慣寶寶和慣老闆不是台灣的專利,M社會和階級制度的形成我相信都是現今國際社會的通病。只是環境和教育養成不同,輕重有所區分罷了。

台灣產業外移大陸,掏空台灣雖造就大陸經濟起飛,卻也讓台灣失業率暴衝的現象。
如果不是美國的和歐洲經濟體的崩盤,讓台灣資金輸出止血
如果不是台商吃虧很多,如果不是大陸操作富士康太急,一向被台灣保護的高科技產業又能財大氣粗多少年?

雖說有財就有才,但同樣無才也不會聚財,才與財必須相輔相成才能成功。所以在這知識爆炸但也非常專業的21世紀,有財的企業家想要突破去永續經營,沒有眾多專精的菁英來輔助是很難達到目標。21世紀單打獨鬥或家族事業(人雖有無限的可能,但也有極限)已不足再上一層樓。

現代的資方往往遵循昔日的觀念去選材(有錢就是大爺),不錯現代孩子接受挫折力不夠,但也不要低估現在年輕人,畢竟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只要屬於年輕人的熱情和活力不變。何況他們有很好的腦筋,這些未開發的才能才是讓資方能突破困境賺大錢的資源

企業家與其說養活一群人,不如說是為自己累積更大的財富。當你們以無限上綱的物質滿足自己之時,何不撥出一點點零頭去感恩為你付出的員工們呢?

自殺確實是一件非常愚蠢的行為,但對於一個正開始要享受人生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不是現實的黑暗與其理想差距過大消毀了心中希望,結束自己豈是容易作到的事。..

台灣年輕人會走到這個地步,我們這一代供給優渥環境保護過度首當難辭其咎,
但產業外移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執政黨經濟政策不當,傾中引進外資(應是陸資吧)打擊台灣傳統產業(中高齡失業),加上媒體不實的報導名嘴假話連篇……尤其是M社會造成物質享受的兩端不是幫兇嗎?

偏差混沌社會價值觀沒有定力的成年人都很難忍受樂觀,更何況是過慣優渥日子的年輕孩子呢?但是我還是要奉勸資方和年輕孩子們!
縮小自己,感恩對方。
縮小自己,人格不是卑下,那是立足點的平等
感恩對方,才有同理心,不會抱怨、才能相互扶持依存。
年輕人你們才是我們的希望,期望陳姓女子之死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請不要讓白髮送黑髮人間最慘悲劇再發生………。
祝福大家!天佑台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