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ECFA後,台灣經濟向哪行?
這是一個問題叢生,但人們還忙著找答案的徬徨年代。
希臘的小問題,將歐洲統合的理想炸出一個大窟窿。為了該不該出手救援希臘,躊躇再三的德國總算心不甘情不願伸出援手。歐盟的盟歌——快樂頌,已經變調,歌詞裡的友愛團結正面臨考驗,人們仰頭看不到上帝的眷顧。
上個世紀戰後的歐洲統合理想,除了希望化干戈為玉帛外,更重要的是,打造一個有別於社會主義與美國自由市場的「第三條路」。因此,優渥的社會福利、積極的就業保障、相對緩和的社會貧富差距,強調市場與社會共存共榮的願景,一路驅動著歐洲統合的熱情。
但如今變成惡夢一場。「歐豬」等歐盟邊陲國家已經躺進加護病房。而基於債權考量,德國的援助方案也仿效IMF,附帶了「禁奢條款」,迫使希臘、西班牙承諾緊縮財政支出,削減公部門員工的薪資。
財政緊縮狂潮席捲歐盟
這還只是第一張骨牌。歐盟執委會更公布,歐盟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佔GDP比超過百分之三法定上限的國家,已經推升到二十四國,僅剩瑞典、盧森堡和愛沙尼亞還能遵守遊戲規則。根據歐盟執委會現正討論的改良方案,未來歐盟極可能對成員國施以強制性的預算監控。一旦成真,則財政緊縮的狂潮勢必席捲整個歐盟,大家都得準備過苦日子。
在經濟現實面,這是歐盟的表態自救;但就歷史願景,不啻集體自宮。財政緊縮將讓原有的福利體制難以持續,稍一不慎還有可能弄巧成拙,危及經濟成長。一九八○年代拉美國家接受IMF紓困,結果換來「失落十年」,殷鑑不遠。
踩著迷蹤步伐的歐盟已經昏頭轉向。同樣地,美國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上世紀戰後關於這兩種資本主義究竟孰優孰劣的爭論,已經劃下句點,現在西方世界的兩大經濟體都是難兄難弟
別是對華爾街的經年放任,金融風暴的公司治理醜聞不斷重創美國民心。貝爾斯登、雷曼兄弟俱往矣,高盛、摩根史坦利則陷入司法調查。歐巴馬的當選,確實代表了民心思變,但訴諸重新打造美國夢、矢言向「華爾街宣戰」的歐巴馬會怎麼打這場戰役?迄今仍是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謎團。
「中國模式」生猛強大
相較於歐盟、美國這兩種發展模式的微弱生命跡象,眼前竄出的新秀則是中國模式。
所謂中國模式,即國家資本主義。這是一種由強有力國家所指導的市場化,國家不但對經濟資源的配置具有高度主導性,同時也設下各種形形色色的准入門檻。
這樣的體制邏輯,展現於國企一枝獨秀的「國進民退」現象,以及Google因抗拒政治審查而退守香港的內、外私人企業競爭障礙。還有,背負政經使命的國企也是率先出海的航空母艦,形成了「跨國企業國企化」的特殊現象。
從經濟表現的硬數字來看,中國模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確實是強,但未必代表了好。由於缺乏透明與問責,權與錢的私相授受在中國模式裡總難避免,甚至還處在一個相互強化的負循環裡。這不但是國企獨領風騷的原因,也經常被視為是國內所得分配惡化、自然生態被嚴重破壞的結構性根源。
中國模式雖然生猛,卻很像是個矇著眼衝刺的超級運動員。衝刺過後,它所許諾的幸福之地究竟在哪裡?不只是十三億人口,全世界都還在等中國給答案。
台灣同樣有自己的問題待解。稍早的ECFA辯論,雙英各提了一個關鍵提示。馬英九總統認為,連結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事半功倍的借力使力,殊屬合理;但對蔡英文而言,原本就權貴關係犬牙交錯的中國模式,若因這條便道而擴大成兩岸的官商結義,則其結果恐怕不堪設想,也無人樂見。
只是這兩個人的關鍵提示,湊不成一個完整的答案,面對即將在六月簽署的ECFA,期待、焦慮等矛盾情緒仍撞擊著人們。台灣的未來這張測驗卷,還在等待填答,這是我們躲不掉的歷史功課
以上轉載自天下雜誌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不管是西方的人民資本主義還是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我相信很難通過人性的考驗
人性的複雜思維,不管哲學家如何詮釋,宗教家如何苦口婆心,如無重大的打擊很難改變
何況人是有很深的惰性,如無深層的耐力和意志力何能翻轉?這也是為何歷史會不斷重演的原因。
君不見人類的演進何曾跳脫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軌跡呢?
試問已是地球村的現今世界不也如此嗎?
碎碎唸像是疲乏了,還是回到主題:
我相信看過AX法條款(協議也好)的人只需有一點點法學常識都了解,這根本是有許多模糊空間的協議,就如前轉載文章所言,失去正義的法律如同惡魔……
林中斌先生所說:【中國新戰略是買台灣不是打台灣】沒錯,產業前進大陸,提高失業率,降低年輕人的薪資,,讓人民變窮,卻給予大陸學生優渥獎學金, ……等等不是一步步侵蝕台灣嗎?
然而事已至此!不管馬政府是否心中有台灣去簽AX法……台灣人民呀!為了救自己,一定要拿出台灣先民的精神,從新奮起,尤其年輕的孩子們!
這段無法上網的時間,與所有的台灣人一樣無時無刻不是關心台灣的未來,常常利用與底層民眾接觸的機會與他們閒聊聽他們心聲……我更發現經過這兩年來的環境衝擊,不管是人民或年輕人覺醒了很多……以前看不起我們這一輩創業(尤其有小事業農商的家庭)的年輕人,很多想法皆轉變,願意回歸繼承傳統家業(我鼓勵他們再創新,我也相信他們辦得到)。這就是台灣精神,由點而面,我深信這也是台灣將再次突破中共經濟封鎖,再創台灣經濟奇蹟(台灣製造品質保證)的原動力。
科技的極至終將回歸傳統(自然的反撲、終點就是起點),這是自然法則,所以臺灣人呀!不必沮喪,拋棄移民短視短線操作的性格和心理,重拾先民刻苦耐勞冒險的精神,尤其享受慣了的下一代為了下下一代,我相信已經退休的我們這一代,為了你們會重新再戰全心輔佐你們,前提是你們要深切反省,不要像媒體所報兩個大學生破壞汽車旅館這種惡質行為(當然家長也要負責任)。我相信台灣會柳暗花明又一村,蘇媽媽雖非先知,但對人性的小小研究,大家不仿拭目以待吧!!
天佑台灣!年輕孩子們加油!台灣加油!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