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速食創造力令人憂心

誠品小公主出面:新制絕不退讓丁文玲/台北報導

誠品書店片面改變與來往經銷商、出版商交易條件引發爭議至今,始終強勢低調。直到十四日,誠品的決策核心終於正式表態。誠品書店執行副總經理吳旻潔對於誠品引發爭議的交易條件,表達誠品勢在必行不退讓的立場。
 誠品引起爭議的新交易條件主要在於,誠品要求往來經銷商與出版商付費加入新設電子系統「誠品供應鏈平台」成為當然會員,以查詢庫存與流量。誠品片面決定將行之有年的「月結制」改為「寄售制」,要求出版商在改制之前花錢把庫存全部買回。誠品也要求出版商分擔書籍在書店遭竊的成本。
 供應鏈平台與寄售 勢在必行
 吳旻潔昨天強調新制勢在必行。她也抱怨,誠品自一九八九年創立以來,書店迄今雖有卅億新台幣的營業額,卻仍然沒有獲利,「今年預估也不會出現太多盈餘。」
 吳旻潔說,誠品集團包括商場等的年度營業額已達百億新台幣以上,「但書店一直沒有賺錢,我們還繼續堅持,難道不是為文化出版業在努力?」
 吳旻潔是誠品書店董事長吳清友的小女兒與接班人,去年冬季正式接掌執行副總經理職位。去年十二月誠品信義旗艦店兩周年慶,剛滿卅歲的吳旻潔首度以經營者的身分曝光。吳旻潔形象清新,被外界稱為「誠品小公主」,在一片名媛熱潮席捲,她是倍受矚目的「書香氣質名媛」。
 關於誠品強勢片面要求出版業者簽約付費使用電子商務平台一事,吳旻潔說:「誠品觀察到近年書市退書率過高的問題,才會企圖建置供應鏈平台,提供業者即時銷量與相關資訊,出版業者可以快速掌握銷售趨勢。」
 但是誠品不但要求出版商付費,付費的多少更是以該出版商在誠品銷售的數量累積決定。也就是說,出版商的書在誠品書賣的越好,要付的錢就愈多,令業者十分憤慨。不過,不平歸不平,由於誠品的通路強勢,目前與誠品來往的業者已有九成、約五百家出版社已經簽約付費。
 吳旻潔正式表態 苦撐情何以堪
 過去的「月結制」,出版商只要出新書,進書時就可以先拿到來自書店或經銷商的預付款項。常引起有關方面指出版商拿到款項後,就不太在意後續的銷售情形,只趕著繼續出書來換取下一筆預付款。
 吳旻潔指出,退書率年年攀高,某些中上游出版業者退書率已達百分之五十,「不少國內出版社拼命出書換錢,書大進大退,形成資源浪費。」吳旻潔更堅持,誠品轉向寄售制是避免出版社養成「以書養書」陋習的解決之道。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誠品算是很好的出版通路,也是台灣出版商必爭的行銷平台。他改變經營的方式或許對不好的出版商會產生衝擊,但對認真出好書的出版商來說應該是好事。

網路的興起已造成閱讀人口的下降,加上能讓人有購買收藏慾望的書又越來越少,在商言商,誠品此降低成本也遏止庫存(快速淘汰書多)是正確的永續經營理念。

雖然網路興起,看似書寫人口眾多,但我相信想從上面眾多書寫人口中得到流傳實在很難(古知識常識除外)這也是歐美認為小說以死的原因。雖然有幾本網路小說出現,但都是曇花一現。畢竟經典文學不是網路書寫方式所能成就(蘇媽媽從接觸網路以來更學得悲觀),尤其人際關係越來越疏離的下ㄧ代年輕人速食性的創造力更令人憂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