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教育
(網路流傳)
隨著公司外移大陸,我必須到對岸工作,所以不得已舉家遷移到大陸。我的小孩來到中國,首先面臨的是就學問題,私立學校讀不起.公立學校進去不容易。
比較好的公立學校名額已滿,就算送禮也没辦法擠進去,退而求其次,找到了二三流的學校,不過進去就讀卻不是我想的那麼容易。
一樣走後門,找了不少人託關係送禮才進的了學校,小孩終於可以入學,想說一切ok了,没想到到了校長那邊卻又有問題來了!
校長說我的小孩只能寄讀,没有學籍,因為他認為台灣來的小孩程度差,以後若參加高中考試,没考好會影響學校的評等。
可是我認為我的小孩在台灣的成績雖不算頂尖,但也不至於太差吧!再加上從小就開始補英文了,這麼多年下來,會比不上大陸的小孩嗎?這裏的父母可以像我們一樣有那麼好的經濟環境栽培他們嗎?雖說他們都只生一個小孩,但工資少,要栽培一個小孩談何容易啊!說我台灣來的小孩程度差!打死我都不相信。
由於我的堅持,我堅持我的小孩讀書必須要有學籍,校長迫於無奈,只能用考試來證明我小孩的程度。考什麼?就考數學跟英文兩科。
我心想,英文補了這麼多年,小孩都常跟老外對談,應該是再簡單不過了,數學我小孩的程度也還可以,二者要過關應該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所以就依校長的方式,考就考囉!我的小孩一定沒問題。
没想到一考下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二科都没有在規定時間內寫完,而且二科都不及格。
没辦法,只能先寄讀,以後再想辦法了,等到學校發了課本正式上學,我才知道為什麼我的小孩跟不上這裏的孩子。這裏的初中英文課本內容,不論是文法或單字的深度=台灣高中英文的程度。
難怪先前同樣是台灣來的我同事的小孩,一來就留級,我還想是他的小孩程度差,没想到我的小孩也是一樣。
在這裏每天主科最少都有二堂。
也就是語文、英文、數學各二堂。
有三堂也不足為奇!
每天都要背英文課文默寫,要不就是英文單字或辭語,小孩背好後,還要默寫在本子上,讓家長來改,看孩子用不用心,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
這裏大部份的家長没有錢可以送孩子上補習班,我在這兒也没看到有什麼補習班,所以學校把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主科上,反而是物理、化學雖然也有上,但內容就没有台灣那麼深入了,
我曾問校長為什麼?他說物理、化學可以等到高中,或大學再深入探討。
這裏有一點我覺的不錯,是台灣可以學習的地方。小孩上學每天都有《課間跑》,也就是每天都要跑二圈操場,大約700公尺,幾年下來,身強體壯,難怪我在這裏没有看到胖子.
不像台灣的小朋友,過胖的,體能不好的軟腳蝦很多,在這裏每學期有二次大考,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二次考完都有一次親師座談會。
每次的親師座談會,三科主科的老師都會到場,每科老師都會把小孩的學習態度指出來,成績好的嘉獎一番,成績不好的當場也豪不留情的數落一番,每個孩子都會被點到。
由於家長坐的都是小孩平常上課的位置,所以老師馬上就可以知道那位學生的家長坐在那裏,眼光就一直注視著你。
有些學習成績非常差的同學,老師更是直接當著家長的面,告訴家長這個學生會被留級。
孩子就是孩子,你把他丟在那裏他都很能適應環境,現在我的小孩跟同學講起話來,一點都聽不出來他是台灣來的小孩,他們也會捲舌,口音就跟大陸人一樣。
而且孩子跟同學相處的很好,現在唯一擔心的是中考若没考上公立的學校,讀私立的學費會很驚人的。可是公立學校非常競爭,希望我股票賺的錢能夠用才是。
現在我的小孩跟我說:「若再把他丟回台灣,他鐵定考班上前幾名,連他自己都知道,在台灣的課文內容程度,是比不上這裏的。
可我們台灣的杜部長好像永遠都搞不清楚重點在哪裏,有時想想六科合計考廿多分就可上大學,這不只是臺灣教育的笑話,更是古今奇觀,我想不僅是教育首長,行政首長皆應感覺羞愧才對,現在這些人卻沒有要負半點責任的跡象,十足的政客模樣,以後台灣的孩子怎麼跟人家競爭呢?
基測 研發電腦改作文
技術成熟 才會正式實施
〔記者李文儀/台北報導〕未來國中基測將以電腦輔助作文閱卷,學生也可利用軟體在家自行練習!台師大心測中心昨天發表與交大合作研發的國內首套「中文寫作自動化評分系統」,電腦和教師評分結果一致性高達九十一點六%。
不過教育部次長吳財順及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都表示,目前系統還在研發中,仍需經過說明會、公聽會、試驗、檢定合格等程序,並考量社會接受度,才會決定實施時程。
輔助閱卷 不會決定分數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表示,目前基測作文評分方式是經很多研究才定案,多數老師都認同,評分方式絕不能輕易改變,電腦閱卷若做輔助工具,他沒意見,但絕不能取代真人評分,也不能做為決定性分數。
就讀國三的李同學則說,很多用詞會隨著時代更新,電腦閱卷的內容程式可以因應嗎?還有電腦應看不出考生寫作時流露的感情,甚至擔心程式可能出錯。李姓家長也擔心,電腦程式輸入的文章用詞一定要很豐富,才能因應閱卷所需。
心測中心研究員張道行指出,這套系統只會用於閱卷的監控把關,現行兩名老師閱卷後,新增電腦為「第三位評分者」,如果電腦和人工評分差異達二級分以上,就由第三位老師再評分一次,否則就用兩名老師評分結果,電腦評分是讓考生多一層保障,不會參與學生分數的評定。
目前美國托福及GRE測驗都以電腦及人工閱卷做為作文評分標準,不過攸關大學入學的SAT測驗,仍不敢讓電腦決定考生的命運,可見多數人仍不敢百分之百相信電腦評分。
輸入試卷 建立評分標準
美國托福是以固定題庫方式,事先建立各種作文題目的評分標準,至於國中基測,張道行說,不會像托福一樣先公布題目,命題單位不必侷限題庫題目,等到考完試後,會將已經老師人工閱卷的一千份試卷輸入電腦,讓電腦分析建立各項評分標準,然後用電腦程式檢閱其他所有作文試卷。
心測中心利用六百多份國中學生「下課十分鐘」作文測試,發現電腦與人工閱卷的一致性達九十一點六%,只有八點三%差異二分、零點一%差異三分以上。
檢閱「立意」 目前最大困難
目前人工閱卷評分標準主要包括立意取材、遣詞用字、結構組織、格式(錯字、標點符號)等,張道行指出,電腦評分則以取材、結構(整體及段落結構)、修辭(排比、譬喻、口語化程度)為先,下一階段會加入標點符號及錯字等評分,最困難部分在於作文立意的評分,及將手寫作文轉換至電腦閱卷。
另外,心測中心也針對每年約一百名申請報讀服務的學習障礙等考生,研發試題「自動化報讀與應試系統」,學生可透過電腦點選題目報讀及作答,解決人工報讀無法個別適性化的問題。宋曜廷說,如果試務單位能協調解決試場設備等問題,最快明年五月第一次基測即可實施。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大陸現代的教育正是台灣教育改革以前的情境,我相信也是許多台灣學子走過的路
任何改革本來就是一條艱辛的路,尤其是教育。
雖然阻礙和批評是必經的過程,但好大於壞的結果就應算是成功。
學校的教育最主要是追求知識和擴張學習人際關係。造成每個人人生成敗最重要的人格養成教育在於家庭。所以不必將與自己期望落差的孩子教育失敗,全歸罪於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由上面兩篇文章中的校往不過正(上文)和校往過正(後文)都是需要反思的觀點,想讓教育改革能讓大部分人滿意(任何改革要全部滿意絕無可能),而這些教育改革反思的觀點想打破改革的盲點和迷思,最需要調整和研議的絕不是所謂教育的專家學者,而是每個為人父母的心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