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老人安養問題

公公不想出院
身體一向硬朗的公公,很少生病。前年,公公的右腳膝關節開始隱隱作痛;他是軍人,據悉,早年軍旅生涯,右腿曾受過傷。他現今已七十歲,年紀大了,再加上走路使力點不均衡,使得他的腿較正常人退化得嚴重。看過醫師後,我們決定讓他接受手術,以消除他的疼痛,並讓他恢復正常生活。
從入院接受手術,一切的打點都由我全權負責。他的手術很成功,當他被推回病房時,全家人都急切地等著慰問他、關心他。
婆婆每天在醫院陪侍公公,對他噓寒問暖。兒子、女兒、女婿、外孫,以及所有親朋好友,都輪流到醫院來探視、問候,關愛之情溢於言表。連醫師也親切有禮,數度到病房關心他術後癒合的程度。
他備覺受寵,有如皇帝般的尊榮。
眾人的體貼關愛,讓公公一時彷彿飛上了雲端,不知今夕何夕。他如帝王般地享受,卻苦了婆婆。公公心情愉悅,也頓時忘了傷口的疼痛,以及手術後所造成的不便。
有一天,公公異想天開,並且天真地對婆婆說:「我可不可以多住院幾天,住院費沒問題,我會付。」語畢,婆婆當場楞住。待回過神來,婆婆很不客氣,又酸溜溜地對公公說:「老太爺,你不要太過分,這裡是醫院,要享清福回家享吧。你都不知,我累得像條牛。」
婆婆繼續叨念:「這裡是醫院,不是旅館,怎能隨你高興。」婆婆愈說愈氣。沒想到,公公不是說著開玩笑,他執意不肯出院。最後,我們只好請醫師出面,把他請回家去靜養。
公公住院期間,全家人犧牲休假努力盡孝,卻換來公公「恃寵而驕」,真是始料未及。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4年前母親往生時,為了不讓驟失老伴的父親難過,服喪期間適逢退休的自己全程陪伴,弟弟妹妹和孩子們甚至在國外的孫子也請假回來。或許是難得的全家聚會讓他享受到平時難得地天倫之樂,也許就是兒孫繞膝減低父親的悲傷吧!但當媽媽的後事安排圓滿,孩子也要各自回家工作或上學……父親的問題才真正來到……

記得我才踏進家門……電話就響起,電話是弟弟打來說我們回家前還好好的父親卻在我們離開後昏倒住院……迅速拿起行李轉身又回新竹去看父親……看到又回來的兒孫,父親的病也好了又吵著要回家………就如此這樣一般…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在高速公路上來回奔波好幾回……

父親情緒的困擾,不但令我們這些做兒女生活大亂,體力更是不勘負荷。 (父親這年代的人對請看護總充滿了排斥喜歡兒女親自照顧)。但連續幾次的住院也影響他行動的靈活,吵得要出院卻又不願住弟弟家的父親,終於答應住在台北由我來照顧。一方面看醫生一方面幫他復健。兩個月的訓練,他生活終於可以自理。能自理後的父親又出難題,他說:他住不慣如監獄般的公寓生活,堅持要回老家……

回家;雖然生活可以自哩,但一向有點自閉的父親卻不願吃同住樓上大妹和妹夫煮的飯菜,三餐成了大問題。商量結果,身為老大剛退休的我決定暫時放下台北的家回新竹一方面幫小妹一方面訓練請來照顧父親的外傭一段時間……

本以為外傭可以讓當子女鬆一口氣,沒想到申請來的外傭也頻頻製造問題,不但父親的問題未解決,又被外傭更換的問題困擾(非常了解張學友家因外傭更換的苦惱,此困境的來由容日後再寫)。……3.4年來為了照顧父親,我們這群已近老年的子女早已身心俱疲,這期間也想過送父親去安養院……但連三妹上班的地方老人日托園都不願意去的父親更遑論安養院?!他說:他又不是沒兒女……

雖然老人精神科醫生也說老人孩子性,叫我們不要太順從他/她們,適度不理會可以調整他們的心態,但知之容易行之難,固然親情割捨不易,但社會上無論是公家或是私人的老人安置機構又不健全(老人安養社區完整的觀念和措施跟不上日益增多的失智、心理〞中風老人照顧問題),這不也是為什麼老人問題日益嚴重的原因嗎?

久病無孝子的罪名,夾在舊傳統和新世代的我們已近老年的中年子女身上,實在是一種無法掙脫和承受的重。走過老人安養照顧的苦,面對都是獨身子女的下一代,競爭都自顧不瑕,你我還對他們還會有期待嗎?????
所以面對現代許多無解的問題,我還是要在重複叼唸奉勸所有網友們,首先要做的是好好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