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我和先生幾年前都退休,退休前兩個人因工作聚少離多,一個月只能在一起幾天,感覺好像還不錯。但兩個人退休後,反而不知道怎麼樣相處,我們很容易為一點事爭得臉紅脖子粗。比如說,家裏的東西要怎麼擺,錢要怎麼花,甚至連孫子要怎麼帶都會吵‧‧‧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更年期,很容易發怒,還是先生脾氣不好,說話比較直,常讓人不快。總之,我覺得我們夫妻相處出了很大的問題。但我覺得這樣下去實在不是辦法,難道我要這樣過我的退休生活?想找人輔導諮商,又怕先生生氣,能不能告訴我該怎麼辦?當所愛的人不能走、不能動,再也不是昔日你熟悉的樣子時,你該如何調適?
回覆
媒體報導、有愈來愈多的中老年夫妻選擇結束婚姻關係。雖然沒有統計資料顯示:提出分手要求男女比例為何?但就我周圍友人和許多訊息卻顯示出:提出離婚要求的,大部份是女方而不是男性。
對一向認命的女性來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不再是夫妻婚姻生活最好的結局。他們選擇拋棄幾十年、只有丈夫、孩子和家庭加上職場(如果她是職業婦女的話)被壓抑的自己,開始追求原屬少女時代的自我,想尋回心靈自由的真正解脫。當然你說她是女性自覺也行。
在每一個人最難書寫的婚姻關係書中,一對夫妻經過無數風雨,度過無數危機一路走過來,在婚姻生活即將回復兩人世界之際,(父母已逝、兒女單飛)選擇離開實在也令人感到婉惜和遺憾的事。
愛情跌入現實,原本註定要破滅的,但也不能說婚姻就是終結者。如果婚姻現實生活中沒有愛情做支撐,那這婚姻真的只剩下「交易」行為了,如果歷經幾十載,你依然不能延續彼此的「愛」在現實的「真我」之中,深植彼此心靈之內,縱使忍`讓為了小孩和周圍壓力(社會道德的規範)直到你步入中老年才想到追求自我,我覺得你所扮演(不管夫妻或父母)的角色都是失敗的。
夫妻的前半生,可以說是男女情慾的交戰和學習,但隨著歲月,「 相知相惜」一種交心,有如知己朋友的關係,才是婚姻生活的最高境界。隨著年齡老化的生理,更需心靈相通來考驗。「老來伴」正是驗證最後的兩人世界裡,是否能「相扶相持至終老」去為婚姻生活畫下「圓滿」的句點。
但為何一向被視為柔弱且具攀附性格的女性,卻在中晚年有了覺醒?追求心靈自主解放,固然是部份原因和藉口,但我想大部份原因,該源於對昔日丈夫長期「忽視」的懲罰,和兒女成長單飛所帶來的失落感吧!
女性長期習慣於平凡又瑣碎的家庭生活,就是職業婦女心中所掛念的也是她家中的一切(先生、小孩),完全沒有自我的存在。但為人丈夫的心態卻不同「身份」和「地位」才是男人最主要的追求目標,當然有此鬥志的丈夫不能說他不對,錯的只是他完成目標的動機和目的是否為了他的家。
雖然選擇背棄婚姻是為自己長期的抑壓找一宣洩的藉口,但掙脫心靈的枷鎖,是否真正獲得身心的自由解脫?我想是很難通過考驗的。因在這人輿人環環相扣的滾滾紅塵,「悟道人生」,談何容易之事。尤其是子女的牽扯,不管父母多麼不堪,這份臍帶相連的親情是任何人無法可以取代的(不要說只有小孩會排斥新父母,就是已成年的子女也無法接受父母再婚的對象。君不見就是因為這份倫理親情,常令養子女長大後去找尋生身父母的原因嗎?)。
經過半輩子的調適,依然未能引導丈夫輿你心靈相通和默契,身為「妻子」的角色是失敗的。但為人丈夫的不知反省,心智不能隨著年齡成熟,還以年輕談情標準去期待自己的婚姻和妻子,還將妻子一切忍讓犧牲當做理所當然。直到一向看來溫順,其實心有不甘和抱怨的妻子求去,才一臉錯愕、茫然和慌亂。身為一個失敗的妻子和丈夫,有何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互拋棄找尋自我。審視走過風雨的日子,回復最後的兩人世界,更需要互相疼惜扶持才對。
當然我也要勸世上有婚姻關係,但心還在家門外留連的丈夫們,自己不但要成長,還要以敬愛和疼惜母親的心去對待你的妻子。當有一天你在外面的世界累了!倦了!想回頭對昔日曾經逃避,甚至還想拋棄既平凡又平淡的家,尋找心靈慰藉時,你會發現真正受惠的是你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