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不孕與不生

近來常與友人和年輕人聊天,發現【不孕與不生】這兩種同樣由壓力引起的生育觀念,正深深的影響我們下一代的思維〈包括許多有孩子難教問題的現代父母〉。

一個是為了綿延下一代而飽受身心受創之苦,一個是為了自身的享樂和繁雜的責任而拒絕生育下一代。

如果這觀念當真在年輕人心中紮根(現在大部分已是……),很令人憂心,我真不感想像,未來逐漸失去孩子笑聲的世界,又會是一個多麼【無趣又無氣】的世界呢?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下面這位代表現代年輕人的想法,正是讓我對傳承感到憂心的地方

我可以相信,有愈來愈多的人有不生的傾向,也願意相信,有愈來愈多的人有不婚的傾向。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倒底是為了什麼我們會演變成今天這樣?而可怕的是︰我自已好 像也有這樣的傾向!!

我們似乎變的愈來愈個體化,對於個人空間的需求愈來愈大。我們似乎變的愈來愈分離化,是網路上的趙兄,公司裏的錢哥,朋友間的孫君,和家庭中的李父。是保護吧!我想,為了這樣的大時代,我們往往是在夾縫中求生求。為了這樣的生存叢林,我們不得不穿點迷彩裝。

是失望吧!我想,不只是對國家社會的失望,對生活環境的失望,最可怕的是對『人性』的失望!

是恐懼吧!我想,不是對以知的社會現況感到心寒,而是對不知的未來感到心荒。我們都知難逃一死,自然死就不是那麼的可怕了,可怕的是不知何時會死!

是不是害怕失去所以不敢去追求?
是不是沒有把握所以不敢去接受?
是不是叫順應潮流,鼓其波而揚其流?
是不是叫亂世當隱,善其身而留其名?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但我還是要說:孩子們!妳/你所說的身為長輩的我們都知道。但是,這是人生的過程,不是加重你/妳們負擔
不要因為愛情的挫折,就對婚姻失望。
不要因為眼前的迷霧,就對前程悲觀
不要因為人類暫時沉淪,就對人性絕望。
不要因為人際的疏離,就跟著自我封閉。
不要還未入世,就談出世思想。
不要還未體驗生命,就想到死亡。

你/你都已超越維特的年齡,怎還有他的煩惱思想?
智慧可不是用來逃避責任,遲疑又哪是好青年的行為?
孩子們!沒闖,你/妳怎知過不了關?

月有圓缺,人有陰陽。如果,人人都拒絕責任和傳承,不但拯救心靈的宗教家將會絕跡,那未來世界也會因失調而成殺戮戰場。

這不是說笑話,是嚴肅的問題!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多年前寫這篇文章時,少子化的後果還未顯現,如今獨子女自我的觀念所造成人際關係疏離和獨占慾,已經發生了多件顛覆五倫,令人齒冷的結果。

當然還有競爭力和挫折感、還有物化和教育…………等問題。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風氣的形成很快,但要導正很難,要將整個思維的改變,更需要長期抗戰。被我們嬌養慣既物化又吃不了苦的孩子,豈是政府小小誘因所能改變。

只有期望已為人父母的網友們,能從自己本身開始做起,多鼓勵孩子不要放棄傳承的責吧!
祝福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