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人生規劃

其實【人生規劃】最主要就是【理財計劃】,錢雖然越多越好,但錢也非萬能。錢只要夠用,只要你會用錢,那錢才有意義。

當然!錢是提供家庭生活品質的最大元素,所以如何維持一個家的生活品質,用錢就是一項大學問了。【理財計劃】說穿了就是錢的分配和應用。以下是蘇媽媽自己的理財規劃給各位棧友做參考(從你受薪日開始)。

1.強迫的儲蓄:【上會】台灣每天在此流動的地下經濟,至少有百億元之多,這台灣才有的標會文化,讓許多家庭度過難關(蘇媽媽也是),也讓我們許多中小企業由此起家。因上會的利潤比銀行高,當然其風險相對較大。所以慎選會頭和會腳很重要,尤其不是有固定收入,和對其成員很有保握,千萬不要【以會養會】。雖然它會很快累積財富,但也很容易讓你陷入險境。如果你是較保守,你亦可選擇銀行的零存整付,每月30﹪薪資即可。

2.保險:現代人對保險的觀念已經改變,大部分父母皆會為子女保險。所以當你開始賺錢時,未繳完的保費就是你的事了。有三種險是你必須有的:1一般險(死險加意外險)最好一出生就保,至於儲蓄壽險則要考量了(不是必須)。2防癌險和醫療險,除了重症醫療不用加〈因健保有〉外,對於自費的病房保險視自己財力而定。3頓繳-這是給中老年人很好用的保單。2000-3000元。

3.投資:股市、債卷、收藏都是可投資的項目。 股市和債卷大眾化,但也因其大眾化,常涉及人為因素(內線交易)你如不想繳學費,,蘇媽媽建議你交給基金經理人,讓他的專業來幫你賺錢(但每三年要看績效喔而且你也可以每月三千、五千繳從低點開始) 。至於收藏品年輕人收專樣、有錢有閒的中老年人則可收藏高檔古董、珠寶(這行業沒有專精最好不要碰),集中力量(錢)收集一兩件作為傳家之寶蘇媽媽不反對,畢竟它不是必需品。可有可無的支出。

4.育樂:如果已成家,孩子的教育費是一筆大開支,所以提早存教育基金很重要。從有孩子開始,我的建議是:郵局的五年簡易保險最好,或是銀行的零存整付(2000-3000元)。當然親子之間的互動也很重要,但親子的親密關係並不見得要建築在國外的旅遊上(現在很多小朋友常有國外旅遊的比較,我看外甥文章內國外旅遊也是重點),假日時父母帶著孩子到附近的風景區、動物園、博物館、藝術活動、社區交流或露營,皆是孩子進入青少年前,父母花費不多的親子活動。如果有錢者想增進孩子視野(?)當然不在此限。

5.生活品質(食、衣):一個家庭主婦的觀念,是影響家人生活品質的指標。如何讓家人吃的健康、穿的舒適,是一個主婦在有限的金錢要費心思的。簡樸或奢華也全在一念之間。我有一個同事,婚前為了買房子,,三餐都吃饅頭加滷蛋(當然她很快達到),我並不希望你也如此做,畢竟家人的健康很重要,只要不要挑食,新鮮的食物都有營養。如果想牙祭,每星期或一個月找一間美味小吃(電視常介紹)即可,何必浪費錢找排場。至於穿衣,路邊攤或精品店,也是你一念之間了。我會給家人幾件高檔品,大部分都是打折或地攤貨。只要有內涵,能穿出品味 人之價值不會因你衣飾而估的。還有家裡的擺設或用品儘量DIY,也會省下不少錢。

以上是蘇媽媽的理財規劃,當然個人的狀況不同,理念也不一樣, 只是在此急需要精打細算的時候,給你一點點建議,來供大家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