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人都有七情六慾,除非你的智商一直處於嬰兒時期,永保的赤子之心不受外在的影響使情緒不隨之起伏,不然人不開心比開心的時間還是居多的。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會歷經許許多多大小不同的情緒頻頸,`當頻頸來時,沮喪的情緒就會讓人對人生感到無望無趣,而當這種情緒來臨時,往往是自身感情感到無依的時候。
從孩提我們懂得需求開始,慾望也隨之增加。需求與慾望不斷的交替,滿足和挫折的情緒必然也會交替產生。可貴的我們從小就活在父母無私的愛之中,也因為父母愛的仳蔭才能化解人生無數挫折所引起的苦惱和低潮。
但人的慾望和需求是會隨年齡而增加的,這份隨年齡而增加的慾望和需求已不是父母的愛所能完全消解和引導了,這時能消解的也許還包括朋友之情,長輩提攜之恩、同事相處之道,甚至對於陌生人的適時的援手之情,尤其是影響人情緒心理最大的【男女之愛】。
對這些影響自身情緒的總總因素,除了父母之愛能無私包容外,其他的皆須我們同等的付出,你才能相對的獲得。但是當你認為只要付出我就必須有所得,太計較得失的結果,終究因為相得的落差無法如己願而耿耿於懷,進而將自己陷入情緒的空茫之中無以自拔〈或許這也是一種被棄的孤獨感否定了自身的價值所喪失的自信吧!人畢竟是無法離群索居的動物〉。
所以當你承受別人之愛時,你也必須也要懂得愛人。
【為善最樂】是宗教使人心開悟的道理。對於凡夫俗子而言,或許是陳義過高很難做到`。但是如果將範圍縮小,你不必像宗教家一樣【我愛世人】,只需當你接受別人愛時,也懂得回饋去愛別人,我想這就是能減少情緒起伏讓自己開心的秘方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